分类: 校内动态 点击数:0

课例展评出新意,思维碰撞提素养

——李淑杰名师工作室、何跃伟名师工作室、任霄名师工作室联合教学研讨活动

2025年4月8日下午李淑杰名师工作室、何跃伟名师工作室以及任霄名师工作室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浙大附初开展复习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给一线数学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整合名师工作室教学资源,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同时增大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应

本次活动由杭十五中浙大附初梁皓月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分为三个议程,第一议程是三位青年教师的展示课,第二议程是三位上课教师对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阐述,第三议程是李淑杰老师何跃伟老师进行点评。

首先是来自李淑杰工作室的林卓然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八年级复习课《关于一元二次方程“解”的那些事儿》。课程围绕解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三大核心内容展开,符合课标要求,通过系统梳理、典型例题分析和互动探究,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解题能力。课堂设置学生编题环节,生生互评,表现亮眼。 本次复习课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核心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数学核心素养。

来自任霄工作室的张斌老师为大家带来七年级复习课《平行线专题复习》,张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平行线的性质,借助教具探究拐角与截角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模型,学生掌握了添辅助线的方法,由线的位置关系得到角的位置关系。通过增加拐点个数和结合角平线两种类型拓展模型,促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好。

来自何跃伟工作室的吴玲玲老师为大家带来九年级复习课《关联视角下的几何复习——从中点说起》,吴老师从找线段中点入手,把线段放在三角形中,让学生联想和中点有关的知识与方法,通过知识重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从一般到特殊,通过倍长中线将三角形与四边形建立起联系。给出题目让学生探索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问题串的形式由学生归纳总结解决这类题目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几何直观。

接着三位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林卓然老师对一道中考题改编,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方程,总结经验。关于判别式的应用难点在于等腰三角形边的分类讨论,总结综合题从情境,要素,还有要素之间的关联三个角度来分析。设计根与系数的关系应用,让学生认识到韦达定理应用的前提是方程有两个根。最后的编题环节,让学生从三类题目中选出一类编题,是学生对整堂课知识的回顾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张斌老师带领学生以整体性眼光看待本章节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地位,回顾本章节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平行线相关知识框架,再通过把截线“直改曲”从而获得新的研究对象—平行线与折线之间截角与拐角的关系。通过移动拐点的位置,发现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引发学生对一类问题的思考。再通过变式将拐点个数增多、拐点与角平分线结合,让学生在类比研究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一致性,最后通过例题巩固加深理解。整节课围绕新课标理念,既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吴玲玲老师从以下3点进行教学反思,1.以“整体观”引领几何结构研究。从线段中点出发,延伸至三角形中位线、倍长中线法等,构建知识体系,理清逻辑关联。2. 以关联式方法联想,积累解题经验针对“中点”条件,探索倍长中线、构造全等或中位线等解题路径,实现边角转化3.以变式促进理解。由中点拓展至三等分点、n等分点,从特殊到一般,通过相似三角形或函数模型处理动态问题,深化对图形结构的理解。层层递进的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通性通法,积累解题经验,提升思维深度。

然后何跃伟老师和李淑杰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何跃伟老师对三节课都表示了肯定,课程的结构都设计完整。林老师的课堂生生互评和计时环节让人印象深刻;张老师的教具让课堂生动形象,在愉快的课堂中解决了七年级平行线的难题;吴老师的课给学生遇到中点的题目梳理了解题思路,对几何难点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同时何老师也指出,数学复习课应该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给更多的学生。

李淑杰老师指出三位老师的复习课都是基于目标达成的复习课,都是系统观背景下指向的课堂,注重情境与要素之间的关联。李老师提出年轻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掘学生的课堂生成,及时呈现,课堂的指令明确,充分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对于七年级学生更应该注重思维的培养,重合情推理,更多的参与课堂,多想多说。对于九年级学生要注重知识重构,总结解决问题的本质,构造中位线的本质是构造平行得到X型相似和A字型相似。

活动最后,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要将今日所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点燃。青年教师们表示以此次研修为新起点,持续深耕课堂,在创新实践中锤炼教学智慧,努力成长为有思想、有温度的新时代教师。

本次LHR工作室研修活动在热烈的思维碰撞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工作室的教研成果,更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后续,工作室将持续开展系列研修活动,助力区域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