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2018年工作总结
作者: 分类: 年度总结 点击数:0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2018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在培育全人格美丽学生、创建更适合学生发展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
一、主要成绩与荣誉
(一)办学品质持续提升。全年共获区及以上集体荣誉30多项,涉及科技、体育、艺术等各大类,先后被评为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省第三批千校结好特色学校、省首批美国蓝带国际第二课堂外语实验学校、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市平安校园标准化建设试点学校、区校本研修优秀级学校、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区教学质量提升奖等。
(二)学生竞赛成绩喜人。积极践行“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全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近600人次,其中国家级获奖10余人次,省级40余人次,市级150余人次。
(三)教师队伍更具活力。多位老师在区及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3位老师研究成果获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8位老师获区市专题论文一二三等奖,多篇论文案例在各类杂志报刊上发表;4位老师获“西湖区2018-2020项目制首席教师”称号。
二、主要工作与经验
(一) 依法治校,提升管理实绩
1.党建引领,筑强组织堡垒。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三信”工程和“清廉教育”建设,定期开展中心理论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党员主题党日及各类专题学习;积极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主题活动,在教育教学、帮扶结对、考核聘任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党建+”工程,以传承红色精伸为主线,深掘资源并创新“党建+团建”系列活动,组织召开第十二届二次、三次教代会。学校被确定为市首批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单位。
2.规划为纲,强化过程监控。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和2018年计划,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聚焦问题,深入探索,踏踏实实在每项工作中做出实绩。着力教师队伍建设,派出骨干教师和专业团队赴各地考察培训,带动全体教师在岗位上努力奉献、创新突破。
3.对标一流,开拓崭新局面。积极推进“名校+”实践探索,9月正式领办新校崇德中学。加强顶层设计,起草崇德中学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新校并行发展机制,健全并完善教师集团内流动机制,组建优秀教师团队承担崇德中学教育教学,力促两校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二) 精准教学,优化育人质量
1.完善评价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基础+个性”深度推进基础性课程精准教学实践,深化课程改革。以质量目标为导向,落实过程管理和评估考核,建立精准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适切的作业及诊断评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2.加强社团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丰富社团活动,积极探索精品社团建设,做强体队联办排球项目和美国蓝带国际第二课堂项目。高度重视学生体育、艺术素养,顺利完成市区级体质健康和艺术素养抽测工作。
3.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学科专业成长。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学科教研组建设及学科专业力提升为目标,聚焦课堂,开展以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及学科育人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围绕学科拓展性精品课程建设和学科分层走班有效教学等开展课题研究,加大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力度。重视省资源平台运用,邀请省市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促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4.打造特色项目,创新国际理解教育。组建美国蓝带联盟浙江基地学校,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依托开展中美优秀教师合作的国际第二课堂项目活动。接待结对的香港风采中学和美国峡谷中学教师来访,申报结对芬兰学校,进一步扩大国际视域。
(三)彰显特色,深化德育品牌
1.深掘资源,推进“浙大名人班”建设。开展设计“名人榜样”系列活动,依托浙大教育资源培养各类特长学生,推进学校课题课程建设,编印完成《少年大讲堂》(1-10)。
2.创新载体,精致“校园五大节”活动。突出校节活动精致化,创新载体与内容,使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社团艺术节等校节文化成为经典校本德育资源。
3.优化空间,提升“环境育人”品位。实施校园物质文化提升工程,以“个性、体验、展示”为核心积极打造校园景观文化、连廊主题文化,提档升级专用教室功能等,用好智慧班牌、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平台,净化美化德育空间。
4.完善机制,健全“五全一体”育人体系。不断丰富“三爱三自三信”主题教育内涵,统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及法治、安全、廉洁、反邪、毒品预防等教育内容,创新各类仪式活动,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全面素养。
(四)安全为首,强化后勤保障
1.全面落实校园安保工作。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人防、物防、技防等无缝对接,严格早晚上下学值日管理。规范学生消防、地震、防暴等逃生演练,交通、消防、防溺水、食品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预防教育长抓不懈,提高师生安全防范及自救自护能力。
2.扎实推进后勤队伍建设。加强后勤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召开后勤工作会议,提高岗位责任意识;加强过程管理,重规范、重检查、重问题整改,提高后勤管理绩效。严格固定资产申购、入账入库、使用、检查及报销报废等规范。
3.持续加码食品卫生工作。坚持A级食堂管理标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提高师生伙食质量。严格饮用水管理,精细校园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做好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有序实施校园改造工程。认真组织实施校园改造工程、校园文化项目建设,精细管理,规范做好招投标、施工、结算、审计等工作,确保安全质量。
(五) 多方携手,提升办学合力
1.做好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城乡结对学校协作工作。坚持共同体学校初三教学研讨、城乡互助结对联盟同课异构等教学活动,拓宽合作领域。
2.做实结对帮扶工作。与青溪初中、新市初中等结对学校开展德育论坛、社团文化交流。结对贵州凯里四中,开展全方位帮扶。接待全国各地考察团、培训班来访交流。
3.强化招生宣传工作。创新中小衔接德育论坛活动,丰富论坛内容,并借助媒体平台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社区互动,共同打造“育人同心圆”。
4.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创新家校合作形式,举办以和谐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家长沙龙系列活动,邀请名师专家亲临指导,深受家长欢迎。完善家长志愿者制度,积极参与学校重大活动,为孩子成长助力。
三、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1.校园物质文化提升工程有待完善。各个主题区域虽各有特色,但文化内涵统一性还需进一步凸显,个别细节有待完善。
2.教改实践“精准分层”有待加强。在精准教学设计和精准评价方面还需加大探索力度,完善实践操作体系,让更多学生得到适切的引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