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70年办学精神 创建更适合学生的高品质教育 ——杭十五中教育集团2017年工作总结
作者: 分类: 年度总结 点击数:0
弘扬70年办学精神 创建更适合学生的高品质教育
——杭十五中教育集团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以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2017年区教育局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计划,坚持践行学校“双负责”办学理念,拓展学校发展空间,深化实施全人格美丽学生培育德育工程,深化课程课程改革,高质量完成校园维修改造一期工程,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全面追求有质量内涵的学校品牌建设。
一、主要成绩
团队创优硕果累累。共荣获40多项集体荣誉: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秀组织奖,浙江省定向锦标赛少年团体总分第一名、电子制作锦标赛先进单位、创意剪纸大赛优秀组织奖、传统武术比赛团体一等奖等7个奖项,杭州市先进工会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评比获得一等奖、陶艺大赛优秀组织奖、茶文化传播优秀组织奖、定向比赛第4名等13个奖项,西湖区五星级示范基层党组织、平安校园、男子排球第一名、优秀科技社团等近20个奖项。
教师专业发展成绩有亮点。思品社会组教师获市教师团队命题比赛第一名、 张云珏老师获“一师一优”课国家级优质课、贾慧老师获市第十一届中学“教改之星”金奖。7位老师在市第五届新课程教改论文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8位老师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9位老师在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有5个区级立项课题、 38个校级立项课题。
精品课程建设有突破。教师开发实施的《定向越野》《我爱古诗词》《千姿百态,情景人物陶塑》分别被评为杭州市第七届、第八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 “浙大名人班建设”获区第二届德育精品工程,12月学校健康人格教育指导手册编撰完毕。
学生个性发展成绩显著,共有近500名学生获得校级各类奖项。科技社团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220多人次。综合实践、体育、英语、信息、美术等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级奖项100多人次。2017年中考,优质高中以上升学比例较上届提高4个百分点。
学校全人格教特色品牌彰显。3月,杭州电视台“名校有约”分两期专题介绍了我校人格教育传统和美丽学生培养工程。
二、主要工作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七十年积淀的人格教育传统
1.组织观看十九大大会直播,分层集中宣讲讨论十九大报告内容,围绕学校发展新任务和岗位新要求,落实全体干部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利用建校70周年契机,组织重温十五中办学历程,弘扬七十年“求真务实、包容自信、严谨创新”学校精神和人格教育思想,激励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担当教育责任。完成党总支及工会换届选举工作。
2.坚持德育“三个一”工作机制,规范落实德育常规。全面整合健康人格教育的内容、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活动落实等三个方面,体现了德育的整体性、实效性。举办班主任节活动,深化实施美丽学生培育工程,落实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活动和争创全国普法先进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浙大名人班建设、少年大讲堂、“成长助跑”、“三强杯”优秀学生评比等活动,创新开展校园“五大节”和军训、学农、典礼教育活动。注重角色体验,创新学生会自主自治管理机制,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名人传记书单”在《杭州日报》专题报道。学生董子潇的提案《在中小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荣获“少先队浙江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十佳红领巾提案奖”。赵梧攸等7位同学成为五四宪法资料陈列馆首批志愿者。
3.家校协作,增强育人合力。开展家访、教学开放周和走访社区、向社区开放日活动,增进沟通交流。12月,廖忠祥校长走进浙大工会“陪伴孩子共成长”论坛,作《做智慧从容家长,让孩子成长更有力量》专题讲座并与家长互动交流,还邀请对应小学六年级家长走进杭十五中,指导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助力。
(二)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过程管理,提升全面教学质量
1.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分层走班机制。贯彻落实各级深化课改文件精神,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校情制定基础性学科分层走班实施方案,规范实施了初二初三基础学科分层走班教学。
2.强化教学过程监控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反复商讨,创新优化提质措施。在各年级中开展学情、教学满意度、分层教学调查,优化作业设计,严控数量,提高质量、落实减负。对学科成绩薄弱班级进行推门听课、个别诊断。创新教学质量分析会议,析数据、找优势,查问题、定措施。
3.丰富创新社团活动,彰显学生个性。着力校本拓展课程建设,开设50多个拓展性课程及社团。丰富课程内容,聚焦活动过程,用心呈现活动成果、搭建多样舞台。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开展中美优秀教师为学生开设国际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中美教师交流互动、中美学生共享课堂。
4.立足学情科研兴校,展现智慧教学。成立科研导师团队,举办“智慧型教学”学术节,推进同屏技术使用、开设“展示开门课”、 撰写案例、智慧课堂等。专家引领诊断、同行示范切磋,名师助推,全体受惠。
5.搭建利用“开放”平台,共促学生成长。接待长三角名校长高研班、香港风采中学、青海德令哈、贵州湄潭等20多批次的校长老师们来校学习交流。多批教师走入北京11中、江苏相城实验中学、杭州东城中学等学校学习。组织师生赴美国峡谷中学访问交流。
(三)强化校园安全,规范资产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服务质量
1.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确保师生健康安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多渠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设施设备排查有重点有频率,得到市区安全检查组的肯定。
2.规范资产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度。严守财务规定,落实物资采购,执行用款计划申报。努力做好日常维修工作,确保校舍安全。积极做好学校三年改造工作和新校区接受相关工作。
3.加强食堂管理,严格执行A级食堂要求,做好各项食堂工作;扎实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浙江教育报》报道我校防范流感的优秀经验。
三、存在不足
1.教师科研意识不够强。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比较低,课题立项、论文评比等获奖数量较少。要创新学校科研管理办法,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引导教师重视科研工作。
2.教学质量精准管理不够。学校教学项目活动缺乏创新、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指向不够,基础性学科分层走班的有效性策略需要深入探索。
3.深度依托浙大资源办学的力度不够,今后要增强与浙大学子多渠道互动,创新走进浙大形式,依托浙大资源深化课程改革及课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