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风采

分类: 教师风采 点击数:0

激活社会课型范式真味,凝炼合作导学课堂智慧

——区社会思品主题研修暨江绪先首席教师工作室研讨会

 

2014年5月14日,西湖区社会思品学科主题研修暨江绪先首席教师工作室课型范式研讨会在杭州市袁浦中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激活社会课型范式真味,凝炼合作导学课堂智慧”,参加人员有西湖区社会思品教研员王艺、西湖区社会思品主题研修学员和江绪先首席教师工作室成员。

研讨会第一项议程是观摩工作室年轻学员耿金虎老师的《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历史模块导学课堂。

耿老师以近来中日钓鱼岛问题引导学生回溯120年 前的中日甲午战争及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段屈辱史,并以此为载体在课堂上从容自如地与学生一道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提升等环节的师生互动交流。在 研读史料,合作探究环节,学生能耐心细致地研读史料,圈划关键词,提炼核心观点,并在学习主持人的领导下开展对学互学,就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历 史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大展示环节,学生能结合图文史料,神入历史现场,展开了热烈的点评质疑,并运用图表对比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在拓展提升环节, 学生围绕《时局图》漫画并结合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踊跃发言,阐述了目前中日问题的看法。总之,耿老师的课史味浓郁、导学要素凸显。

研讨会第二项议程是工作室成员及培训班学员结合导学课堂要素和社会模块特质,从不同的观课维度点评交流。

工 作室成员沈鹿韵老师就耿老师的导学课堂作了精辟的点评。沈老师认为袁浦中学及工作室研制的历史与社会“学为中心”课型范式观察量表从学生合作学习行为效 度、教师导学介入行为效度和学科特质与范式呈现效度这三个维度来观课评课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耿老师注重历史学习材料的选用与开发,特别是选用了钱江 晚报《120年前的甲午战争还在影响中日关系》的鲜活时政材料;注重学法指导,学生能自觉运用阅 读、圈划、概括等历史学习方法;课堂学习环节紧凑,预学到位、组内学习充分、展示交流自然、点评质疑激烈、评价激励及时,说明小组建设非常规范到位;学生 能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学习特质凸显,史味浓郁。但是,本节课还有三个地方有待改进:导学案中问题设计还要深入雕琢,要强化问题的思维含量和可讨论性; 教师在学生比较分析《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时介入更及时更具体,指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分析两个屈辱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学生的质疑对抗应该更到位更深 入,能更好地体现本组的共识。

十 三中教育集团屈强副校长也作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这节课设计非常新颖,材料选用与开发恰当,合作导学要素体现充分,小组建设很到位。同时,他也提出了几点 改进建议:本节课预设较明显,应该更注重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质疑点评时应该更多更及时地追问、点评,提高学生展示交流和质疑点评 的质量;在拓展提升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时政漫画作更深入的分析讨论,并更好地联系当下实际进行图文史料分析和观点阐述。

研讨会第三项议程是首席教师江绪先汇报工作室和袁浦中学历史与社会课型范式的研究情况。

江 绪先老师作了主题为《激活舌尖上的历史味道:社会模块学科特质与课型范式的研究主旨》的专题报告。江老师以本节课为蓝本,阐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特质与课型 范式研究的主旨:即学案编制有特色、目标设计有梯度、合作学习有深度、教师导学有效度、史料导学有味道、拓展提升有高度。在社会思品学科的合作导学课型研 究中,学教两个环节与行为是一个同轴共转“旋翼”,学生的“读、思、议、悟、练”和教师的“引、启、组、助、评”是同步共进的学教共同体。目前,工作室及 袁浦中学初步提炼形成了历史与社会历史模块的课型范式,即“史料激趣、示标导学→依案自学、研读史料→合作探究、神入历史→品味历史、展示点评→回味历 史、拓展提升→梳理史脉、激励评价”。这个范式将结合课改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完善,并且依靠全体学员的合作攻关最后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型范式。最后,江 老师重点介绍了“学为中心”课型范式观课量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本量表有“学生合作学习效度、教师导学介入效度和学科特质与范式效度”三个观察维度,每个 维度有具体的观察指标与要求。这张观课量表尽管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改进、精炼,但在目前社会思品学科特质与课型范式研究工作中,具有示范、导引作用, 为教师上课、观课、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和操作指南。

研讨会第四项议程是区社会思品教研员王艺老师就区主题研修和本次研讨活动总结点评。

王老师高度肯定了袁浦中学学习小组建设、合作导学课堂操作流程规范性、科学性和各学科课型范式研究的扎实充分。本次研讨活动学科特质和课型范式的学术味浓郁,“学为中心”的观课量表独具特色,展示课史味浓厚,导学要素展示充分,学教流程操作规范。

最后,王老师结合西湖区社会思品学科特质与课型范式研究工作阐述了五点研究规范与要求:即自主学习要充分,组内互学有效度,展示交流有规则,激励评价要及时,学科特质要彰显,教师介入要精到。

总之,当下社会思品学科特质研究与课型范式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最后才能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和成功。

 

                                   图:曹群  文:江绪先

                                   二○一四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