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动态信息 | 答家长问 | 公益人的内涵品质 | 公益人的社团及活动 | 媒体报道 | 快乐的公益人 | 硬件设施 | 我眼中的公益
公益中学:致力于做一份有情感的好教育
作者:Administrator | 16.03.28
 

 

德育重亲情  课堂重实效  活动重自主

公益中学:致力于做一份有情感的好教育

品学兼优的阳光学子不断涌现  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20151225/西湖报


    西湖区名校云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在这片广袤的教育沃土上,公益中学用自身的办学实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民办学校,公益人一直致力于做一份有情感的好教育,这份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催化剂,是深层次的核心竞争力。20年的办学之路,让教育质量持续进步,教育文化不断创新,其传递的精神信念、价值标准、学识风范,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是西湖优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从1995年办学,成为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下属学校的重要一翼,到2011年完成体制调整,公益中学办学20年来,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学校有特级教师1名,首席教师2名,全国、省级先进教师9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11名,区一星级学科带头人15名,市、区级先进教师占80%2015年中考,前三所重高上线率达39.37%,前八所重高上线率达64.38%。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涌现了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拔尖学生。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及家长对优质教育都翘首以待,公益人始终站在新的起点,不断研究办学价值,丰富教育内涵,用心诠释,努力实践,向大家交出满意的答卷。

德育顶层设计——

做有亲情的好教育育真性情的公益人

  因为我们是公益人,相亲相爱的公益人……”正如每一个公益学子都会吟唱的这首歌曲,公益中学一直致力于做有亲情的好教育,育真性情的公益人,让老师开心教书,学生快乐学习,家长阳光育儿。

  故事片段:这两天,校长潘志平的办公桌被1000多封学生来信铺满了。阿潘校长坚持与家长书信交流已有十多年了,但与全体学生书信交流却是头一回。前段时间,他给学生写了一封《阿潘和您一起说说心里话》的亲笔信。不到一周,就收到了1000多封回信。信中既有满满的感恩,如在公益吃、住、学过程中体验到的温情和快乐,也有心中的困惑,如在学习、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压力和矛盾。

  教育内涵: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是每一位来到公益的师生家长,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做相亲相爱的公益人,共建共享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潘志平校长这样说,更这样做。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公益的孩子学并快乐着,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校长教师先行,师生打成一片,让每一个公益的孩子都保有童心、童趣,学得静心,玩得痛快。

  公益的家长也是幸运的,每个月他们都会收到潘校长的亲笔信。从最开始的欢迎孩子和家长加入公益大家庭,到后来的每月主题信: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孩子梳理知识点,如何抓好期中复习,如何引导学生读自传……一封封亲笔信连接着学校和家庭,架起一座真诚的桥梁。潘校长写的书信,总是说到你的心坎上。在电子通讯时代,收到这些亲笔信,让我们非常感动,一定会视若情书般珍藏。初三段王子泓同学的家长这样说。

  乐观大气,相亲相爱,踏实勤勉,活教乐学是公益人的核心价值观。学校提倡要做事情,先做心情。每年开学初的教师大会上,潘校长都会带领全体教职工读一读赵朴初老先生的《宽心谣》。潘校长提倡管人先管胃,管胃先管心,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定期举行品菜会,倡导我吃什么我来选,让孩子们能够吃上自己喜欢的饭菜。而公益中学还有一个招牌菜肴便是阿潘校长亲自掌厨的阿潘羹,深受学生的喜爱,每次一出炉便被孩子们一抢而空。每年的公益大舞台,不仅是孩子们狂欢的日子,老师们的表演也让大家非常期待,阿潘校长演起杨贵妃、傅校长穿上了保安服……就在这样的全民参与中,校长、老师、学生成为了相亲相爱的公益人。

课堂追求三有”——

有了情感和趣味有效便水到渠成

  公益人的课堂,首先注重的是和谐的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积极地用情投入到课堂中,从而达成一种共识。而在情感之外,公益人也强调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有了情感和趣味,有效便水到渠成。

  故事片段:就在前两天,有情、有趣、有效公益教学节拉开序幕。其中一堂课是项锐妍老师带来的语文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学生们在课上畅所欲言,可谓是百家争鸣。这次教学节活动为期两周,涵盖公益中学所有学科。很欣喜地看到,公益中学把有情作为课堂的第一要素,有情才能有趣,有了情感和趣味,那么有效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群筠在参加学校教学节时给予高度评价。

  教育内涵:我们要顺应大背景,尽力帮助孩子升入适合自己的高中,但我们坚决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反对靠磨时间、拼体力换取升学率。评价一个孩子,绝不应该只有冷冰冰的分数,而要让分数有一点温度。因此,我们非常注重亲情的培养,让孩子在亲情的润泽中成长。这也正是学校三有课堂的一个初衷。

  而在情感之外,公益人也十分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能叫出全年级名字的法哥,总是将枯燥的物理知识演绎得生动有趣,全民男神福哥的课堂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英语郭大侠以其极具魅力的眼神和表现力,让学生非常喜爱……在公益,各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的两把刷子,与孩子们共同创建妙趣横生的课堂。

  公益中学注重课堂的设计与运用,通过和谐的状态、清晰的讲解、足够的操练、适当的展示,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问耕耘的同时亦问收获。

  正因为学校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成长氛围,学生的天性得到了健康生长。2015年获得杭州市中考最高分的李家豪不仅个子高、分数高,更是一位暖男。李家豪的爸爸说:校园里的和谐氛围让李家豪保持心情舒畅,加上作业量不是特别大,给他留出了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真的非常感谢!

  而除了基本教学课程外,公益中学还开发了符合实际的德育校本课程。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公益人读论语》,类似的德育校本教材还有《站在他人角度说话做事的公益人》《奔跑吧,公益人》《公益人的五个尊重、九件重点小事》等十余册。

管理强调自主——

培养品性端正、心理健康的公益少年

  放手让学生去组织策划每一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德行的要求。这样的道德实践远比说教更有效。每一次活动都不求热闹好看,但求对学生的德行成长有实效。

  故事片段:“‘公益大舞台,可以请保安、生活老师和食堂师傅等人都一起参与进来。”“每年公益人的保留曲目《相亲相爱公益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1210日,6学生校长又一次来到了潘校长的办公室,召开会议。大家各抒己见,有商有量,共同策划着12月底的几个大型活动。

  教育内涵:让学生来当校长,这是公益中学坚持了8年的一项制度。因为学校坚信,学生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做主,不仅仅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更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正因为如此,学校热衷于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搭建各种平台。每年这个时候,公益大舞台迎新活动正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当然,还有校园吉尼斯、爱心大义卖等活动,其策划、组织和主持均由学生来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公益还有着每月一项的生活实践活动,如:换灯泡、套被套等。今年的国庆节,学校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每位同学烧一个菜。据不完全统计,公益的孩子烧出了400多种菜品。从买菜、洗菜再到烧菜,不仅是学做一道菜,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是一个亲情交流的过程。家长们非常期待下一个生活实践项目。

  在这所以学做人、学知识为校训的学校里,让孩子首先学会做人一直被放在首要位置。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公益中学始终坚持把优秀品性和健康心理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品性正、行为端、心理健、身体棒的阳光少年。

整合教育资源——

建立多伙伴关系形成最强的教育合力

  众所周知,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公益中学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种伙伴关系,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达到共赢的最佳状态。

  故事片段:上个月,公益中学和上海市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郑重签订了《所校合作研究共同体的合作协议》。自此,公益中学正式加盟上海市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合作共同体。学校将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交流方式,和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接轨,走出一条减压、增效、提质的新路子,进而推动学校内涵特色建设。

  教育内涵:家校之间的合力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每一届新生、家长进入公益的第一课便是我是公益人,每一双高高举起的手都是满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公益中学还建有强大的家长团队:家委会、膳管会、爱心护生岗、智慧家长导师团……积极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献言献力,在家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形成家校合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在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资源之外,公益中学也积极与社会接轨,鼓励公益的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同时也努力吸收各方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助力。公益大讲堂是公益中学一个老牌的活动了,郑强教授、张铭教授等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讲座,拓宽了公益学子的视野,受到广泛欢迎。

  此外,公益中学还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与桐庐叶浅予中学、临安锦城二中、庆元三中等多所兄弟学校结成了合作共同体,在互相交流与学习中,促进双方的合作、发展和共赢。

  专家声音

  亲情教育是具有力量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俭

  公益中学致力于做一份有情感的好教育,我认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性缺乏温度,只因教育少了亲情。从公益校长、老师及孩子们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这种真性情的丰富,这种真性情将反哺家庭、反哺社会,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公益价值。

  背后折射出对学生深深的爱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项红专

  潘校长做的是有情的教育,诸如亲笔信”“阿潘?”“情趣课堂等。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学生深深的爱。情是教育的元素,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家夏?尊早就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少情也办不好学校。

  校长感言

  公益到底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

  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是我的教育主张。我每天乐呵呵地走进公益校门,浑身上下就有使不完的劲。好喜欢学生、老师、家长亲热地叫我阿潘,喜欢和他们打雪仗、撕名牌,喜欢和他们书来信往,诉说心里话。同时,我也喜欢静静地思考:公益到底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让孩子们乐于来到相亲相爱的公益大家庭;以活教乐学,让孩子们在公益的三年过得快乐而有意义,考上合适高中并有发展后劲;刚柔并济,让孩子养成一生受益的高情商、好品质、好心态、好身体。





杭州公益中学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