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动态信息 | 答家长问 | 公益人的内涵品质 | 公益人的社团及活动 | 媒体报道 | 快乐的公益人 | 硬件设施 | 我眼中的公益
很要的孩子更适合读民办
作者:Administrator | 13.04.29
 

一场模拟面谈后,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道破玄机

很要的孩子
更适合读民办

本报记者 王玲瑛

  今年浙江民办初中招生,变化最大的是不许考试,只有两种方式,摇号和面谈。面谈怎么谈,很多家长心里没底,因为没有前例可循。当钱报校长面对面讲座进入杭州公益中学,小升初面谈终于有了一种具象呈现:校长潘志平邀请两位六年级学生,现场面了一把。

  你能介绍一下自己的优点吗?越多越好。潘校长笑眯眯问。

  男生有些自得,别人都说我很聪明,有时说我有点狡猾。

  狡猾换一个褒义的词怎么表达?

  男生眨眨眼,马上蹦出一个词,机敏。

  现场哄一下笑了。

学生每周零花钱,不能超过20

  讲座一开始,潘志平不讳言,公益对孩子会有很多要求——

  不能拥有太多零花钱:除了特殊需求,家长每周给孩子零花钱不要超过20元,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最多也不要超过30元。

  不要带手机上学:如果需要联系,学校所有的电话,包括老师的手机都可供学生借用。

  形象健康:比如头发不能盖住眼睛,男孩子头发不能盖住耳朵。面谈时候,学生如果这方便不过关,会被一票否决。

  潘志平说,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要以柔为主,润心为上,但家里一定要有位能做主的老大,一个眼神扫过去,让孩子知道收敛。

  我们看到很多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里父母的角色反了,女儿、儿子反而是老大,孩子说什么,父母唯命是从。

家长与孩子能沟通,就不要住校

  讲座上,潘志平把家长提问环节,放到了开场前,现场发小纸条,家长把问题写在纸条上。很多家长问:潘校长,住校好不好?

  公益有部分住校生,有的住校生说,住校的原因是想离开家,因为怕妈妈烦。初中生是小大人了,他们不断走向成熟却仍时常表现出孩子气,很看重个人面子却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正处于矛盾期。

  有次做操,体育老师让我猜一个孩子的鞋要多少钱,我看看,大概七八百吧。体育老师说我OUT了,这双鞋要2800多元。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喜欢漂漂亮亮,那是他的面子。说明他们青春期来了,长大了。

  潘校长提醒家长,如果你这个阶段已经和孩子无法沟通,一见孩子就要吹胡子瞪眼,孩子觉得你说啥都是噪音,这样的情况建议住校;如果家长有时间和孩子沟通,每天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好好聊聊,建议不住校。每次沟通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孩子到底听进多少。我认为一般谈话15分钟就可解决,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退缩型人格的孩子

不适合读民办

  有家长问:孩子五年级时不小心有了一个良,还有机会进公益吗?潘志平先给家长吃了颗定心丸:有一两个良没问题,不判定孩子不优秀。

  在公益看重的学生素质里,潘志平特别提到了自信心。公益的孩子都是很要的孩子,特别有上进心。家长给孩子选择的时候,不要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他举了一个例子,某孩子小学学习基础较弱,初一刚入学时孩子和家长都雄心勃勃,想法迎头赶上,但三个学期下来,成绩总与前面的同学相差一大截,孩子慢慢觉得没有面子,总认为我拼不过人家,逐渐逐渐觉得算了,慢慢形成了退缩型人格,自信心、上进心减弱,对他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事业都不利。这样的孩子真的不适合进民办初中。

  潘志平说,现在初中学习,苦、累、压力大,似乎是普遍现象。怎样面对比较繁重的负担和压力?心态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公益追求老师开心教书、孩子快乐学习、家长阳光育儿。公益不主张拼时间,拼体力,不用时间换成绩。




杭州公益中学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