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 我是怎么给女儿择校的
潘志平校长和大家招呼后,就进入正题,开始一场讲座,题目是《怎样有效地完成过渡,选好一所适合的初中?》。潘校长先自我介绍,教书28年,当校长15年,最喜欢上英语课。 5年前我也在为女儿择校 潘校长说,5年前也在为女儿择校,选一所适合她的初中。实地考察了三所初中后,列出各校优缺点,最后女儿选了公益中学,随后自己也调到了公益。2年前女儿初中毕业,又要选高中。她各校保送机会都有,潘校长分析女儿特点和学校特点后,选了学军中学。 “就像大家要选一所适合自己的初中一样,我也曾选过初中,还帮女儿选过高中。孩子进入公益,我会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培养孩子的经验,给家长分别作系列讲座或用亲笔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怎样做初一、初二、初三孩子的家长?》《中考前一个月、半个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等,给家长以建议和指导。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教育经验普遍比较缺乏,我刚经历过,可借鉴的经验多一点。”潘校长说. 择校要看这7个方面 择校要看这7点:校风特色、师资队伍、同伴资源、教育质量、硬件设施、路途远近、住校通校。 校风严谨,看学生就行。头发有没有做得怪怪的,走路有没有吊儿郎当的等等,这是一个学校的基本,要看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 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教学质量高不高,核心要数师资队伍。一所好学校等于一个好校长和一批好老师。师资要相对稳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 初中孩子易受同伴影响,周边的同学正不正,学习氛围浓不浓,这个往往对孩子影响很大。 教育质量。到了初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全面素质外,教学成绩对每个家长和孩子也是很现实的问题,谁也无法回避。 硬件设置。这个显得不是特别重要,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要就行。我们规定住校生一周的零花钱在20元以内。学校伙食费交了,电话都畅通,还要花什么钱?手里钱多了,会攀比,会想着怎么花掉,是成长的祸根。 路途远近。能就近则就近,上学路上花个四五十分钟,真的犯不着。如果上学花40分钟,放学遇上高峰要花1小时,这个时间让孩子在床上多睡一会,不是更好么? 住校通校。只要有条件通校,就不要住校。住校有利于孩子的自理能力,但初中三年情感变化、心理变化、身体变化都很剧烈,有时候孩子两周没见,会感觉换了一个人。因为孩子心里有话没人倾诉,积压会越来越郁闷,心里不畅,问题就跟着来了。老师亲和力很强,但父母的角色谁都替代不了。住校,沟通时间太少。如果孩子确实自觉,家也远,那放进学校也放心,但要确保周末两天有一天和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 招生时间和政策 3月底前我们要上报招生计划,近期市教育局会召开民办初中校长会,规定报名的时间和要求等。 按照往年,一般5月第一个双休日报名,第二个双休日摇号。报名人数超过实际招生人数的学校就要摇号。摇号没中但特别优秀的学生,会进入我们的自主招生范围。 5月下旬6月初发通知书,7月10日左右学校会召开第一次主题班会,暑假里班里的小组就能活动了,老师要家访了。想知道最近的信息,大家可以上公益中学网站看看。 对尖子学生有特别的培养措施吗? 一位爸爸:我的孩子非常优秀,请问你们对这样的孩子有特别的培养措施吗? 潘校长:2000多年前孔老先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们学校、集团都十分强调分层教学,在全面提升的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吃饱”。 省乒乓球冠军能直接录取吗? 一位爸爸:我是外地家长,就来问特长生的。儿子乒乓球是去年的省冠军,直接录取吗,要考试吗?如果录取,后续训练还有吗?训练收费吗? 潘校长:乒乓球省冠军,我们肯定直接录取。现在在校的学生中,有四个乒乓球省冠军,我们也想做这一块的特色。训练的话,平时有,但更多的是家长请了浙大的一个教授来教。不管什么特长生,肯定不收任何费用。 成绩中上 自觉性差 应该选民办还是公办? 一位妈妈:我的女儿特爱看书,写小说,情商和天资都不错,规矩也有,但读书一定要老师敦促,自觉性较差。小学是放养的。成绩是中上水平。想问是上民办好,还是公办好? 潘校长:首先祝贺你,有个好孩子,前期教育比较成功的。其次建议你,现在开始不宜再太放养了,大多数孩子都需要管的。如果是我女儿,我会先摇民办。同学间互相促进,会对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律意识等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