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益中学校级“名师”培养实施方案(试用)
一、设置与培养目标
校级学科带头人:按照每学科1--3人,确定10--20名学科带头人;
校级名师工作室:按照每学科1--3个,确定7--20个校级名教师工作室,
按照每个年级1—2个,确定2--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
3—5年内学校培养区级教坛新秀5-8,市级教坛新秀3-5人;培养区级学科带头人5---10人;区级名师工作室1—2个。
二、组织机构
组 长:校 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 员:教科室主任 教导处主任 德育处主任
三、选拔程序
1.校级学科带头人、校级名教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每学年选拔、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9月份。
2.校级学科带头人和校级名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实行个人申报和教研组、年级组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经学校“名师”培养领导小组考核,提出初评选名单,最后由校长办公会决定。
3.培养名单要进行公示,如无异议,学校正式公布名单。
4.名单公布后,工作室招收成员。
五、基本职责
1.学员招收。每个名教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可以招收2--5名本校成员和1—2名校外成员,工作室成员由工作室负责人进行考核。
2.指导引领。每位学科带头人和校级名师工作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发挥带头作用,在科研和学科培训中起引领作用、在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
3.同伴互助。通过相互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挖掘每位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培养对象的教学智慧,达成教育教学等各方面成果的共享。
4.实践反思。鼓励学科带头人和各名师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转变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把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5.参与活动。带头参加校级及以上各种教育、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使他们及时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五、考核内容
1.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踏实工作,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师德高尚。
2.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年举办或参加一次学校读书报告会或读书论坛的发言。
3.每月推出校级公开课至少一节,并进行课后交流、宣传报道,学校教导处组织评比校级优质课。
4.每年撰写论文或案例一篇,每年完成一个校级课题或者两年内完成一个区级课题,并有其课题成果体现。名师工作室两年内要有论文、或业务竞赛在区及以上获奖或区级课题立项,并有成果体现。
5.每学期完成一次校级论坛发言或专题讲座;每个名师工作室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级及以上活动;
6.校级名师和名师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以上;
7.名师工作室按学年制订工作室活动计划(要包含名师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和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规划),按学年完成工作总结。
8.每学期,每个工作室至少要举办一次校级校本研修活动。提前一个月完成研修活动方案,报教导处、校长室批准后,再实施。有完整的活动材料整理。
六、措施保障
1.“名师”培养领导小组要跟踪指导、动态评价、要对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工作室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等级分优秀、合格。
2.设立学校“名师工程”专项经费,对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考核后进行一定奖励。
3.校级名师工作室每年给予1000元的活动经费。
4.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工作室可优先申报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和区级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成员在业务培训、考察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本方案解释权归校长室。
附:1、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申报表
2、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考核表
杭州市公益中学校级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申报表
申报时间: 学年 学期 申报类型: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党派 |
|
参加工 作时间 |
| 职称 |
| 职务 |
| 学科 |
|
毕业 学校 |
| 最后学历 |
|
教学能力: |
业务竞赛: |
论文发表或获奖: |
课题成果: |
综合荣誉: |
教研组(或年级组)推荐意见: 组长签名:____________ |
学校推荐意见: 领导小组签名:____________ |
备注:申报类型是指学科带头人或校级教学名师工作室或校级班主任工作室
杭州市公益中学校级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年度考核表
考核时间: 学年 学期 申报类型: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党派 |
|
参加工 作时间 |
| 学历 |
| 职 称 |
| 任教 学科 |
|
读书情况 |
|
论文课题 |
|
公开课 |
|
论坛讲座 |
|
业务竞赛 |
|
听课情况 |
|
教研组或年级组考核意见 |
|
学校考核 意见 |
|
备注:1.此表上交时请附上各类证书复印件,包括获奖论文、科研成果荣誉证书,发表的论文复印件或书刊目录,及先进荣誉证书、开课证明等复印件。
2.申报类型是指学科带头人或首席教师工作室或首席班主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