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益中学2019年工作总结
作者:袁振方 | 20.01.08

  杭州市公益中学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我校以“效益质量年”为导向,进一步打响“做人第一”品牌,挖掘“活教乐学”内涵,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我校获得区教学质量一等奖,成为省第一批劳动实践基地,承办全国青春期教育高级论坛揭牌“浙江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进一步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品牌学校。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深度”教研显初心,“精准”测评控实效

1.精准课堂

教师每月开展问卷调查,“问计于生”精准课堂。区学术节数学专场由我校吴筠林工作室承担,我校精准课堂模式在全区得到推广。9月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共听课409节,被听课351人次,评课率100%,深入探索精准课堂的实施路径。

2.精准测评

每月组织作业量问卷调查,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作业增质提效。我校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精准评估模式,增强了可视化监管力度,为精准决策服务。我校第一次设立中考考点,工作井然有序,中考成绩获得区教学质量一等奖。

3.精准教研

以初一备课组为试点,开展“一周一师一示范课”精准教研实践,从自行备课、师父指点,到集体点评优化,再到录播汇报等系列环节,探索出一套具有实效性的精准教研模式,在全校实施。备课组精准教研,统一进度重难点作业规范表达。

4.精准师训

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体,量身定制师训方案。推出新教师每月汇报展示、新加盟教师案例式培训、青年骨干教师课题一对一指导、学科带头人辐射引领等新举措,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跟踪评估与精准指导。2019年,我校教师获得国家级奖项3实现体育组规划课题、STEAM规划课题“零的突破”。

(二)益动中学拓品牌,自主管理促成效

1.“益动中学”深化开展

2019年,我校学生人均服务时间超过50小时,累积服务时长超过75000小时以公益积分制为抓手,通过校服变形记、爱心储蓄罐、悦读计划等方式,做实我校“做人第一”的品牌。12月,我校作为益动中学的开创学校,在区少代会上分享经验。

2.“心育”品牌崭露头角

11月,我校成功承办“爱在青春期”全国青春期教育高级论坛。潘志平校长分享我校青春期教育经验,三位老师获得全国青春期教育课一等奖。教师、家长“心理成长沙龙”形成系列,学生团辅与个辅相结合,完成“益家·益心园”心理健康中心的建设。

3.自主管理良性循环

完善学生校长制,定期召开学生校长办公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形成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开展公益大舞台、爱心义卖、职业体验、panda农场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实现良性循环。我校成为第一批浙江省劳动实践试点学校。

4.拓展课程硕果纷呈

我校开出四十二个社团,新增茶艺、Steam等6个社团充分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结出了累累硕果:张扬获全国计算机编程能力竞赛高中组一等奖,钱智煊获初中组一等奖,4人获得高中组二等奖,5人获得初中组二等奖;黄海容、汪旸分别获省青少年科技节一等奖与二等奖……

(三)校区改造换新颜,优质服务提效能

1.新校建设步履先

积极筹建集团大禹路校区,年底基本完工,多方论证,配置大禹路校区的设施设备,储备大禹路校区的师资力量,为2020学年顺利开学做好准备。

2.校区改造换新颜

顺利完成北区快乐一家楼的改造,新教学楼设备先进,环境设施一流。南区小广场景观提升,打造了集融园、合园、融屋于一体的家园学校。重点完善了校园绿化布置和卫生间的改造,厕所全部安装智能净化器。

3.规范服务提效能

强化经费管理,加强后勤人员培训及考核。食堂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品菜会,不断开发新的菜品,打造师生满意食堂。工会有序推进教工健身俱乐部、趣味运动会等各项工作,促进教工身心健康。

(四)效益质量亮品牌,辐射引领彰内涵

1.对外交流广辐射

师生代表团赴英国海军上将尼尔森中学访学交流,与芬兰奥卢市鲁塞尔高中结为友好学校,全年接待英国、加拿大、西澳孔子学院访问团及教育部全国初中校长班等全国各地访问团50多个。在交流互动中,介绍我校工作经验,宣传西湖教育,扩大品牌影响力。

2.综治安全有保障

完善安全制度,健全安全预案高度树立安全防患意识,密切关注学生动态。落实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日排查”制度,做到“一发现安全隐患,立马消除到位”。培训到位,反馈及时,有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3.宣传品牌强实力

内宣与外宣齐头并进,微信公众号实时展现公益面貌,《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我校,进一步打响学校的品牌。档案管理常态有效积极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健康促进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美丽学校、智慧校园等。

 

二、主要经验及体会

1.以情育情,以情立德。我们按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要求,以“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办师生喜欢的亲情学校”为核心,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活动、后勤服务等日常活动,都围绕培养“品行正、情商高、身心棒、学业佳”的优秀公益人展开以情育情、以情育德、以情促智,取得了良好成效。

2.顺应规律,越做越顺。我们努力顺应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应学校的特色和风格,多元化开展民意调查,问计于生(师),基于师生家长真实合理的需求开展工作,营造了全校师生家长心顺气畅劲足氛围,合心合力合拍,基本实现了良性循环。

3.踏实勤勉,活教乐学。我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确定新的目标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干,把教育教学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同时,坚守“有情、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三有作业”研究,以“活教”促“乐学”,减压增效提质。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