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益中学2017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西湖区教育局2017年的工作思路和安排,结合公益中学的发展实际,回归教育本源思考学校发展,构建“平和、聚焦、实效、特色”的工作框架。遵循“三个顺应”,即顺应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应教育大背景的要求,顺应公益中学的特色和风格;围绕“三个追求”,即追求越做越实,追求越做越深,追求越做越活,凸出“促进年轻教师成长、师生家长好习惯培养、有效抓住教和学的每一分钟”三大主题,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工作扎实,从而达到越做越顺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
(一)队伍建设放首位
1.愿景引领:以“让公益的孩子学并快乐着”为目标,以学校的“亲情教育”为导向,构建“四位一体、五情并举”的亲情教育体系。发动全体师生家长一起参与,总结“办有亲情的好教育,育真性情的公益人”的办学思想,编辑两期《公益人的亲情案例(故事)》,通过来自师生家长的故事,明晰属于公益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办学风格,提炼简明而且朗朗上口的公益话语体系。实现全体公益人对公益中学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心认同,重在行动,把愿景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柔性管理:给办学21年来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减法、成系统,汇编《公益中学工作流程》、《公益中学管理一本通》,使师生家长思有方向、行有规则。管理团队做到每天巡视、每周深入年级组、教研组,不时走进教室、办公室、操场、食堂、寝室,并运用问卷调查、亲笔信书面交流等,经常性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多渠道了解民心、听取民意,关心师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形式多样地开展精神家园建设,形成“公益良性尊重循环圈”,积极引导师生家长以平和、简单、实效的心态,开心教书、快乐学习、阳光育儿。
3.突出重点: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专业发展的特点,对成熟型、成长中的教师,提出新的专业发展目标、搭建新的发展平台。根据个人发展意愿,有侧重地和老师一起制定符合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方案,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根据公益教师结构特点和年轻教师成长规律,既给任务、压担子,更下大力气发挥以老带新作用,通过各学科的样板课、每周一次实打实的备课活动,磨课研课、汇报课、展示课及编制校本作业、命题等,以及班主任工作的系列化讲座、一月一次的案例探究,帮助新教师在走上讲台前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套路,两个月内熟悉教育教学的各项要求,实现一学期适应、一学年站稳的目标。
(二)德育工作求特色
1.亲情润泽:围绕“有亲情、真性情”的公益德育总目标,建立融洽的关系,积极打造有浓浓亲情的校园,开发符合公益学生实际的德育课程,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和载体,建设一支多员参与的德育队伍,让公益学子的品行在亲情润泽中生长。完善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策划筹备《公益人爱心在行动》、《公益人的生活实践》、《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工作模式》等校本教材的编订。
2.班级建设:师徒挂钩,以老带新,重点培养家长信任、学生欢迎的年轻班主任队伍。以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为会议内容,拓宽德育研究思路,多渠道地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引导班主任加强师德学习,以亲和力、爱心赢得学生、家长的心。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关注,深化“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模式”的研究。力求多出精彩的主题班会,多出优秀的心理辅导课个案,形成公益品牌的班主任工作模式。
3.自主管理:继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系统,着力激发“学生校长”、“学生会”、“道德、卫生监察团”等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抓住一切可供学生发挥专长、体验成功机会,给学生提供自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团委、少先队定期召开“学生会”、“学生校长”、“两团”干部以及班长工作例会,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干部成为学校和班主任管理的得力助手。注重优秀品行和健康身心,强化纪律、卫生和学习等习惯养成,以优礼提素养。致力于培养“品行端、学业优、心理健、身体棒”的公益学子。
(三)教学教研齐并进
1.优化课堂: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标准,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导向,扎实开展“活教乐学,从有效抓住教和学的每一分钟开始”为主题的教学科研活动。把功夫下在课前,集体备课真备细磨不走过场,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课堂坚持以活教促乐学,突出以学生、学情定教学内容和方式,切实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强化对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开展以学定教、自主学习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使教学和教研相得益彰。
2.狠抓常规:每月不定期到课堂听课,同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向学生了解作业批改情况,并与授课教师交流意见,写出评价意见;每两月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和听课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及反馈;每两周检查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检查教师出席情况,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记录情况;不定期抽查教师教学反思、公开课开课情况等工作的完成情况;期末认真总结,落实奖惩制度。
3. 强化指导:强化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意识。强化落实《学生课堂学习八项纪律》 :培养课堂上听讲的习惯、合理表达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认真做作业的习惯等。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全面推广使用《公益中学校本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运用分层次教学,课后时间对学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常与学困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开展“一帮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进一步落实好“公益学子乐学英才计划”,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深更远地发展。
(四)后勤服务提能力
1.制度管理:加强工作新制度的学习,特别是对于财务、基建、采购等最新要求做到及时了解、准确传达,在政策范围内更好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制定校内考勤、卫生、档案等管理细则,落实好常规工作。进一步强化员工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对食堂、保洁等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培训,提升员工服务水平。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增加使用管理的透明度。
2.食堂提质:在食堂原有品质基础上借用校内外营养师力量,提升菜品师生营养搭配水准。通过培训、参观、品鉴、比赛等方式提高厨师业务水平和员工服务意识。借助学校膳管会力量,通过“品菜会”等活动,多听取广大师生、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提高食堂服务水平。按要求做好食堂收支平衡,坚持做到专款专用。
3.硬件到位:为教职工提高整洁、舒心的办公环境,进一步提高校产维护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巡视和检查,提升及时性。对消防、设备等设施落实好常规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五)全面管理促平衡
1.牢固树立“安全胜于一切”的思想,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做好校园网络、保密等安全,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2.档案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同时落实好部门档案负责人员的培训,加强学校档案管理的能力。
3.规范学校校务公开,通过校网站、校内网、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做好校务公开。
4.积极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学校。
5.根据上级要求,有序做好招生工作。
6.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制定考核办法,及时反馈报道信息,提升报道质量,运用好新媒体、媒介,更好地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