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随感( 初三,从沟通开始)
作者:Administrator | 13.08.28
 

2013628,初二刚结束期末考工作,我就被通知接任初二(3)班的班主任工作,就这样再一次成为了初三(3)的班主任。

因为第二天早晨我就要上任,所以交接工作在头天下午进行。交接很匆忙,甚至让我感觉不太愉快,因为李晗临走时说家委会的成员要求她第二天早上到校来和孩子们告个别,但学校里怕影响到孩子们的情绪,没同意家委会的请求,所以她想写一封信请四班班主任程琦在我进教室前读一下,以安抚大家的情绪。

我能理解李晗与学生及家长间两年共患难积累下来的感情,但言外流露出来的意思让我觉得自己是外人,不应该介入到这个牢不可破的集体中,所以我提出如果她有信,我希望是由我来读,我请她信任我,我可以处理好与学生及家长间的关系。

最后,李晗没有完成这封信,但我口述了她的依依不舍,帮她进行了告别。确实,在我说这一段话时,有一些学生流泪了,看出孩子们很重感情,我决定利用他们的这份感情,做好新接班的工作。我这样做了,也很成功地完成了这十天补课期间的班级管理工作,孩子们很快地接受了我,因为我尊重他们的过去。

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是,让家长们接受我。虽然说,学生接受我,家长就已经接受了我一半,但我毕竟与家长接触不多,所以我得另外

寻找途径,与家长们做好沟通。

在当天上午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大部分家长主动与我进行了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的距离近了许多,我感觉到三班的大部分家长还是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也为三班的现状感到着急,于是我针对他们的焦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他们在暑假里能配合好孩子,安排好孩子们的学习。

遗憾的是,主动与我接触的家长中,我没有碰到那位希望李晗能在临走前与学生及家长告别的家委会主任——难道是她与李晗的情感深厚到不愿意接受我的程度吗?

于是我决定主动出击,当天放学后我给她打了电话,主动询问她班级里的情况,也许是我的诚意感动了她,她和另一位家委会成员在第二天上午特意到了我的办公室,将所有家委会成员的联系方式交给了我,同时与我聊了聊家委会的工作安排,表示愿意与我合作,帮助我管理好我的班级。

 正是在我的主动出击下,这位家委会主任与我有了相对比较密切的联系,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在暑假的家访中,她主动地和我聊了很多原班级的情况,同时还帮我约了家委会成员一起聚会,与我共同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在关于新校区搬迁意见征询工作中,她也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家长中的影响力,为我作了不少说服工作。

一日中午,我突然接到了家委会主任的电话,说是我们三班的橱柜还放在教室里未搬走,问我需不需要家委会出面帮忙搬走。这一刻,我觉得我和新的初三(3)班家长已经真正成了一家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