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煦,笑容灿烂。2月25日上午9点起,杭州市公益中学于报告厅分班进行了初一年级家长会。本次会议由傅校长主持,潘校长及年级组长王晓燕老师发表讲话,与在座的全体家长探讨初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大家需要做些什么。
“最让人感动的是初一年级的家长们,极富热情、参与度高,为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做了许多的工作……”潘校长在与家长们交流时如是说。会议上潘校长十分肯定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他如实地呈现了考试的排名情况,家长也从“你追我赶”的分数当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习竞争的激烈:年级第一名的张昊旻470分,之后到年级的300名内418分,中间仅仅间隔52分!经过孩子们一学期的学习之后,我们能发现一些可喜的现象:孩子们每天能在快乐中学习,心情愉悦;孩子们变得懂事了,言谈举止彬彬有礼……这些与学校“学做人,学知识”“站在他人角度说话做事”的办学理念、老师们的精心付出、家长的引导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分不开的。

初一第二学期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针对孩子们进入初中以后性格越来越难驾驭的现象,潘校长给出的建议是:家长坚持做到“和善而坚定,不(过度)惩罚也不骄纵”。而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家长应该做到五个关注:
一.关注孩子的生理成长。孩子正处于长高、奠定健壮身体的好时光,家长应该尽量注重孩子在生活上包括营养、休息、锻炼、穿着等方面的情况;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特别是情感的发展。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会产生莫名的烦恼,易受情绪左右,易受诱惑,这时候特别需要家长与孩子多进行沟通,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走向正轨。对待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应该处理好几个问题:1.用理智战胜情感,学会拒绝;2.坚定地守住底线,以足够的警惕、敏锐的直觉,避开危险和伤害;3.与笔友网友保持距离。坚守“三字原则”:早、导、让。
三.关注孩子的习惯。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做题习惯、阅读习惯、分层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四.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习上鼓励孩子们在开学初制定好学习目标、计划,每天(每周)做好一些必不可少的检查,查漏补缺。
五.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适时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
同时,潘校长还给了全体家长们一条利好消息:杭州市公益中学下学期(9月份)将迁校址于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698号(西城广场往西300米),现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处。该学校占地106亩,硬件设施优良。该项举措将根本性地改变我校的办学条件,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王晓燕老师接着发表了讲话,她提到自己最近读的一篇文章《世上没有白吃的苦》,她认为,教育阶段,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影响孩子的长久发展。学校搬校后,王老师鼓励家长们放手让孩子自己上下学,这对于孩子们是一种“吃苦”的挑战。另外,王老师肯定了初一年级全体老师们的付出和努力,也提出自己乐于与家长们讨论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困惑的意愿。最后,王老师再次提出这个学期当中有关“青春期教育”的问题。本学期学校将邀请国家级辅导老师和资深的心理学专家来为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同时也呼吁家长们配合学校,合理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青春期教育。
本次家长会的目的在于建立家校联系的桥梁。初一年级的学生及家长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收获很大。为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美好的明天,学校和家长一定会更加积极配合,让孩子们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