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人
作者:Administrator | 15.06.15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宦海浮沉

淳熙六年(1179年)秋,陆游被任为江西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并亲自榜舟发粟[59] 同时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十一月,陆游奉诏返京,给事中赵汝愚借机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重回山阴。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61] ,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时陆游诗名大胜,孝宗于延和殿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62] 陆游在严州任上,重赐蠲放,广行赈恤,深得百姓爱戴。[63] 闲暇之余,陆游整理旧作,命名为《剑南诗稿》。

绍熙元年(1190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66] ,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67] ,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68] 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编修国史

绍熙五年(1194年),太上皇赵昚病故,宋光宗赵惇称病不肯居丧,满朝哗然。知阁门事韩侂胄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密谋,废除赵惇,立太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71-72] 韩侂胄是赵扩妻韩氏的叔父,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贬朱熹、斥理学、兴庆元党禁,专权跋扈,陆游便写诗谴责韩侂胄。嘉泰二年(1202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朝廷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