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我校课程建设,稳步提升育人质量,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及西湖区的教育办学文件政策,结合我校“学做人、学知识”的教学理念,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课程管理制度和流程,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衔接,让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优化课程结构,形成“活教乐学”的课程理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一、三有课堂,教学相长
1、活教乐学
在“活教乐学”的理念指引下,我校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围绕“有亲情、有趣味、有实效”的总目标,我校在每年11月至12月开展“三有教学节”活动,通过专家引领、骨干教师示范、优秀教师展示、新教师汇报四大途径,在三有金句、三有作业、三有课堂、三有教案、三有板书、三有讲堂六大活动中,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高课堂实效,不断磨练教师功夫,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绿色质量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我校全体教师发扬优良作风,勤磨课,勤观课,勤评课,树立了一批课堂教学标杆,由点带面,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索“三有课堂”的内涵和魅力。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三有板书”


“三有作业”

听课研讨,教学相长
2、校本课程
我校开设参与式亲情课程,如《嗨!孔夫子——公益人读论语》公益亲情核心课程、《情﹒忆公益》主题课程、《乐学英才计划》个性化课程等。学生参与教材的策划、编写,体现学为中心,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学生参与编写的亲情课程用书

公益学子读《嗨,孔夫子》
3、多样社团
社团课程丰富多样,配有专业教师授课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全校开设近40个社团供学生选择,社团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社团课活动掠影
二、优质团队,精准教研
1、名师引领
我校潘志平、吕恒莱、易立三位特级教师引领着优秀的教师队伍前进,并成立各自的特级教师工作室,为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优质平台。
潘志平校长,正高级教师(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获杭州市首届十佳中小学校长、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吕恒莱老师,江苏省第十四批特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荣获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长三角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专家等荣誉。易立老师,江苏省第十四批特级教师,获全国基础教育英语“园丁奖”优秀英语教师、江苏省教科研系统教科研先进个人、市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市教研员专业技能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潘志平(左)易立(中)吕恒莱(右)
西湖区项目制首席名师吴筠林工作室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业质量和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造精准教学课堂。

吴筠林首席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2、八大研究中心
2019年,杭州市公益中学又多了一块响当当的牌子——浙江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两校合作成立了八大中心:亲情教育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教学研究中心、STEAM课程研究中心、学生阳光成长中心、浙大—公益学子连心站、学生科创实验中心、机器人与编程学习中心。
我校以这八个中心为载体,理论应用于实践,完善学校亲情文化的顶层设计和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的科研、精准课堂、有效作业的水平,创新活教乐学、跨学科教学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活力,提高学生动手实验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为老师开心教书、学生快乐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八大中心挂牌
3、校本研修
我校定期举行校本研修,邀请名师和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与方法的分享,以“协作·共赢·传承”的态度,凝心聚力,同向同行。

潘校长谈教学方法


校本研修一线教师经验分享
三、亲情课程,助力成长
我校一直以“亲情教育”为载体,创设和谐温馨的亲情文化,学校《亲情“公益人”初中亲情式教育的路径设计与载体创新》课题立项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1、家长沙龙
我校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特邀心理学专家来校进行“家长学校”讲座,和家长共同探讨有关孩子学习动力、青春期成长的困惑。我校还在西湖区教育局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特邀请省、市、区心理健康名家,开展“和谐心家园”系列家长培训沙龙。

特邀北大佟新教授为家长做讲座
2、教师心灵工作坊
教师心灵工作坊团体心理培训是学校心理辅导站针对学校老师推出的心灵成长类培训活动。工作坊利用晚上时间,由老师自愿报名参加,每期历时近两个月。目前我校已开展了12期,参加老师人数200多位。工作坊的形式以活动、分享、讨论为主,注重每位老师的内心感受,深受老师们的喜欢。

“冥想”放松,调节心情

心理小测试帮你了解自我
3、学生特色心理课
2019年全国陶研会第四届青春期教育论坛在我校举行,我校黄铭、李诗颖、张心悦三位老师荣获青春期教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课全国一等奖。
除了常规的心理课程和师生牵手的日常心理辅导工作,我校还组织了心理剧社等特色心理课程。孩子们在全国陶行知研究会青春期教育论坛上进行表演,展现了孩子与父母的矛盾从爆发到和解的过程,也在学校家长会上表演精心排练的心理剧,赢得了现场家长的一致好评,给家长们带来许多的思考和感动。

学生在陶研会论坛上表演心理剧


家长会上的亲子互动
“教育即生长”的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成长,教学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们坚定“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办师生喜欢的亲情学校”的初心,致力于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教学方式变得灵活通透,引导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在“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