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奖励=投其所好
去年,徐右爸爸跟我分享了他的教育心得,让我受益良多。他教会了我从小处着手,设置一些看得见的奖励,伸手可及的。
我留心观察了很久,也试过了很多种奖励,可效果都不大,这个学期,我突发奇想,把听故事当成了一种奖励,没想到效果挺好。
我和他约定,如果在学校连续2天都认真听课,及时完成课堂作业,就可以换一次听故事的机会,吃晚饭的时候可以听,洗澡的时候也可以听;如果连续5天表现好,就可以换一次喜欢的食物,可以要求出去吃,也可以要求爸爸做。
也许是心有灵犀吧,沈老师这学期实行了无限惊喜的糖果奖励,这把助攻配合得相当精妙,每天张云皓充满期待的上学去,满怀激动的回家跟我分享得到的糖果。所以,故事是经常有的听的,美食也是可以享受到的。
二、情绪控制
大部分家长应该都知道,张云皓是一个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不过今年好很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找孩子的问题,而忽略了自身的问题。但往往很多问题是出在家长的身上的。
1、少一些打压,多一些表扬。
举个例子,以前做单元基础卷的时候,比如自己在家的时候错了30个,第二天在学校里做的时候错了20个,我就会说,怎么晚上都做过了,还订正过了,怎么还这么多错。然后他不开心,我很烦躁,互相相看两相厌。那错题的巩固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我会说:“呀,错的少多了嘛,进步了。”他得到了肯定,就会主动去记错题,所以错题确实是在减少的,虽然缓慢了点。
还有要面对现实,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去定目标。
2、站在他的立场,帮他分析问题。
孩子经常起冲突,而且经常是他先引起的冲突,但他总觉得自己有委屈的点,他觉得是别人的错。以前我会很严肃的告诉他,他哪里哪里错了,不应该怎么怎么样,但是他很难听进去,经常还会跟我吵起来。
后来我学会站在他的立场,根据他的思维先把他自己觉得委屈的点找出来,然后一起去重新还原一遍事情的前因后果,抛开了他自己纠结的那个点以后,他就会比较客观的去判断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来分析怎么样可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发现这样他会乐意跟你沟通,也会觉得妈妈不是总帮别人说话,都不站在我这边的。
慢慢的,当你会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后,他也会学着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了。我想,沈老师说他现在的情绪控制能力好了很多,应该是这个原因吧。
三、家校沟通
说到家校沟通,我可能是找老师最多的家长之一了吧,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信息,老师们都跟我沟通过,很感谢这些认真负责任的老师们。同时特别要谢谢沈老师,他是我麻烦最多的老师了。
经常很晚了,遇到不会教的,就开始求助沈老师,沈老师都很乐于解答。
还有我和张云皓的一些约定,也经常麻烦沈老师一起帮忙配合。
张云皓在学校遇到的一些问题,沈老师也会及时跟我沟通解决。
甚至我的一些情绪,沈老师也会帮助我、开解我。
沈老师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影响了可可,也影响着我,让我们都走在变成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谢谢您!
张云皓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