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童蒙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在引导幼儿主动求知的过程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幼儿学习习惯与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和知识的掌握是紧密联系的。
  (一)培养孩子乐于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是现行的教育形式中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乐于倾听,关键在于“乐”,要让孩子愿意听,那么首先我们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富于魅力,再配上一些肢体语言帮助孩子理解,不枯燥,单调,孩子才会被吸引。告诉幼儿会听,是一种能力,及时表扬“倾听”能力强的孩子,让不会听的孩子有个努力的目标,及时抓住进步的孩子,并给以肯定的表扬,重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爱听了,会听了,久而久之,听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那为什么他们总是做不到认真听讲呢?经过一段时间对幼儿集体活动中表现的观察,得出原因如下:
  1)坐姿不端正,思维分散。所以,我在每个集体活动前都会提醒幼儿坐端正,抓住大班孩子萌发的竞争意识,我会说“看看今天谁长“高”了”,孩子就马上坐的直直的看着老师,展示自己今天长高了,当孩子坐端正了,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马上开展活动,这样活动开始的气氛就非常舒服。
  2)没有掌握正确倾听的方法。有的孩子听了没有听进去。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请他复述他人的话,当然往往是答不出来的,于是提醒孩子会听别人发言很重要,认真听了就能把别人的话说出来,这是一个大本领。也可以换个思路,就是让认真听讲的幼儿起来复述他人的话,用具有称赞性的语言和眼神及时给以表扬奖励,让会倾听孩子充满信心,让不会倾听的孩子有了倾听的动力。有的孩子听了半句就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没听完整,还对说话的人不礼貌。这个时侯,我们就要非常有耐心地正面引导。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肯定他在听,只是没有听完,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不礼貌。之后,再给他机会表现,及时表扬。在活动中让孩子明白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重要性,当然,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光靠一两次的活动是没有用的,也不能指望一两次之后就有效果。多教孩子一些可行的方法,长期坚持下来才会看出成效。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方面,家长朋友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1)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模仿。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为吸引幼儿安静的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语速,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的音,我们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能使幼儿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模仿。
  (2)适时提问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特别是绘本故事,让幼儿边看边听,家长们可以及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
  (二)培养孩子勇于发言的习惯。
  勇于发言,关键在一个“勇”字。要培养孩子的大胆与自信。同样的活动,同样的老师,孩子的能力有差那么多吗?答案肯定是不会,那为什么活动中总是那么几个孩子会举手呢?有些孩子不发言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他们胆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怕讲错;是一种习惯,习惯不举手不回答;会紧张,话在口中,不知怎样表达;几次没被请到,就索性不举了。首先我们要做到肯定是鼓励,鼓励那些孩子举手发言,对进步的孩子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感受到举手发言被表扬的喜悦。细心观察,给予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无论错对,都要肯定他举手发言是很棒的。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还进行个别交流。
  (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及正确的书写坐姿。
  在幼儿园,一般没有写汉字的要求,但是,到了大班,幼儿处于书写的最佳时期,幼儿就应该开始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和数字、拼音字母了。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多少字,但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很多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在家常喜欢玩电脑、看电视,画画或者书写数字的时候眼睛离作业本特别的近,家长为此也十分的担忧。我们在幼儿园内及时的加以提醒和指导,并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孩子们渐渐的养成了书写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离,习惯比较好。为了让孩子有正确的书写习惯,我给孩子们开展一拳一尺一寸活动。一拳,胸离桌子一拳。一尺,眼离书本一尺。一寸,手离笔尖一寸。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理解记住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于是,我设计了一拳一尺一寸的一个教学活动,让“尺,寸”的含义显现化。让孩子知道眼睛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重视保护自己的眼镜,动手制作一尺和一寸的测量工具,有了帮助他们书写的工具,孩子书写的姿势更正确了,也十分喜欢书写。所以我们希望家长能与老师一起配合,当孩子在家书写数字或者是画画的时候,家长要在旁边细心的观察和提醒,教育孩子书写或画画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注意力的培养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部分。通过这几年的学习、观察、探索,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下面谈谈在家庭中有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几点做法:
  1.有规律的生活。
  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每天起床、吃饭、做游戏、睡觉、讲故事的时间都应该安排得较为固定。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帮助建立规律的生活。
  2.营造安静整洁的环境。
  安静整洁的环境能够让孩子少受外界干扰,更好地保持注意。比如,家中物品的摆放不杂乱,孩子的用品和玩具收在固定的位置,每次不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成人在家里不大声说话和看电视,不做孩子的干扰源等等。
  3.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电子游戏。
  如果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影的刺激,就不容易静下心来看书、思考和学习,尤其是对电视和电子游戏上瘾的孩子,即使家长强迫孩子读书学习,也是“身在书本心在电视”。所以,要限制孩子对电视和电子游戏的使用时间,平时尽量让孩子多看书、多接触大自然。
  4.多关爱孩子,及时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
  孩子在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比如伤心、疲惫、有压力或者生病时,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此时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爱,而不是盲目地严格要求。只有在保持愉快心情时候,孩子才更易于专心致志地做事。
  三、加强家园合作,了解正确的教育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为了解大班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教养方式现状,有助于今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我们对全园大多数家长进行了相关调查,由此发现多数家长希望和老师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不乏有些家长在家的培养方式比较不科学,不合理。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做好家园配合工作,家长们要了解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纠正自己错误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家长们平时要多关注我们教室门口的家园联系专栏,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平时主动与老师交流,反应幼儿在家的情况,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与老师配合好,补孩子所缺,加强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平时的交流中,我认为还是个别交流比较有效,这样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对症下药是最有效的效果了。通过老师的口头传述,家长们对于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不是很多,幼儿园开展了一些家长开放活动,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如在园纪律性很差,十分内向不愿和老师交流的,行动比较慢的孩子,认知能力比较差的等,对于这些与其他孩子差别较大的孩子的教育会比较困难,比较吃力,我们会主动邀请这些孩子的家长来园参加班上的亲子开放活动,在活动中让家长直接的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和老师的指导,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并积极予以配合。建议家长在开学时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尽量让孩子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开小差。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养成乐于交往的习惯,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而这些孩子更经受不起挫折。因此,家长应该多让孩子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活动,也要鼓励孩子多与邻居、同学交往,与大人交谈,遇到困难不气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耐心的指导和督促。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不容易。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发动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