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园动态>教师研修

学科跨界探新境,AI赋能联未来——王虹、吕霞、金敏星、姜彦工作室主题研究活动

作者:来源:日期:2025年04月07日

2025年4月3日王虹、吕霞、金敏星、姜彦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在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举行,工作室全体成员及保实各校区、西湖一实、陈经纶体校数学老师参与本次活动。活动依托“四室联动”教研机制,锚定AI赋能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范式聚焦真实问题解决,推动学科融通“简单叠加”走向“深度重构”,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支点,撬动学教方式迭代升级,探索素养导向的未来人才培育路径。


双课示范:学科融通构建素养培育新范式

课堂一:健康档案设计——数据驱动下的生活数学实践

在蒋琳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通过AI技术分析饮食运动数据,结合BMI公式完成健康档案设计。从AI智能点评到专家建议整合,课堂实现“数学计算+健康管理”的跨学科融合,最终落脚于为家人定制个性化健康方案,凸显数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课堂二:智慧旅游规划——算法赋能中的综合能力进阶

斯瑶老师“行程合理、预算精准、交通便捷”为评价维度,学生借助AI优化旅游计划,经历“1.0方案→AI建议→2.0迭代”的完整探究。课堂打破传统边界,在“人机对话”中展现“理性算法”与“感性创意”的辩证共生。

在紧张刺激的抽签评课环节,陈鑫儿老师提出“教师即智能人工”理念,强调AI介入需保留课堂生成性,通过动态调控实现技术赋能与教学主导的有机统一。周馨芸老师则从个性到普适的思维跃迁角度,倡导“长周期课程意识”,建议教学设计从个体经验提炼共性规律,再回归个性化应用,构建螺旋上升的学习闭环

智慧碰撞:创新实践解锁思维生长新路径

观点报告一:AI为桥,架设深度学习新通路

来自吕霞工作室江玉林老师分享AI备课支持系统实践案例,提出“人机协同”愿景AI助力教学设计灵感激发、学情精准诊断,成为师生思维进阶的“脚手架”

观点报告二:数智融合,重塑单元复习新样态

来自姜彦工作室汪良斌老师以《圆》这一单元为例,构建“数据三线驱动”模型——学情诊断线、动态导航线、成效验证线,实现精准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范式转型。

五维引领:特级教师解码未来课堂新样态

特级教师、竞舟小学副校长王丽兵提出“五有课堂”评价体系:有型有序有效有趣有爱强调AI时代教育需实现三大转变:从“知识传递”到“素养培育”、从“单科教学”到“跨界融通”、从“短期任务”到“长程学习”,呼吁教师以“教育人”视角重构教学认知。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观点碰撞+专家引领”三维联动,为西湖区“学思课堂”注入新内涵。未来将持续深化“AI+跨学科”研究,构建“技术赋能、素养导向、生态协同”的育人新格局,为智能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西湖样本”。



字号:[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