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12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12学年,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以教育的“三个面向”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统领,按照西湖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目标,结合学校2012学年要求,进一步强化“四个观念、三项建设、三大特色”的办学思路。深化九年一贯制办学要求下的多校区学校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强化“教师发展优先”的战略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社团课程建设和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以“新课标下的教学示例研究”为载体,继续开展“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研讨。深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保持优质地位,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持续健康发展。一学年来,学校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以上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出色的完成了预期目标,成绩突出:全面落实了紫金港校区开办的各项工作;“紧密型共同体”卓有成效,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多校区管理机制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整合办学资源,优化统筹校区发展
(一)紫金港校区办学成功,体现了我校优质教育的辐射能力。
紫金港校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校优质教育辐射效应。独立办学一年来,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办学目标,办学成绩突出,尤其是学科教学质量显著,多学科成绩名列区前茅,受到家长与社会的广泛好评,良好的开端将激发我们的办学士气。我们始终坚持“留得住才能有发展”的办学策略,通过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加大办学一年来的积极成效宣传力度;同时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和优秀管理团队,在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的同时,统筹安排本部优秀老师到分部任教;秉承学校优良办学作风,传承学校优秀办学思想,在本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了新校区管理规范,开展了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办学特色建设。
(二) “紧密型共同体”建设卓有成效。
我校与西湖第一实验学校成为“紧密型共同体”,是我校积极承担城乡统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使命。一学年来,我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互动力度,在教师流动,课程建设,特色构建,教师培训,党建互动等方面,有计划深入推进。一学年来,我校将重点放在教师学习培训与特色构建方面,实现共同发展。西湖第一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中考升学率有了突破。特色构建有了显著提升,女子篮球,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已成为学校的亮点。两年所来取得的成绩多次受到区教育局的肯定和表扬。
(三)优化统筹,推进了多校区管理机制建设。
一学年来,我校重点完善了多校区教师流动机制,尤其是行政领导的流动,形成多校区流动的常态机制;坚持“统一要求,因地制宜、分合并举,共同发展”的多校区管理思路,有效地开展集团内的各项活动。扎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方面,关注校区间的合作与整合;根据各校区规模不断发展的实际,做好独立参加上级各项学生活动的准备工作;学校领导深入社区进行广泛宣传,科学落实申花路校区与紫金港校区的七年级招生衔接;做好申花路校区六年级的衔接管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重视学习修炼,提升了育人素质
(一)加强师德教育,做有品位老师。
“外在形象、生活情趣、人格修养、专业素养”四个方面,是“有品位老师”的具体体现。要利用师德培训以及每周学习活动,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做一个有品位的老师”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主体实践活动,“群体师德创优”,“师德论坛”,“青年教师学堂”交流,“我的一堂公开课”等活动,实现“乐于奉献,忠于事业,博爱无私,胸襟宽广,赏识自己,悦纳他人”为特征的教师人格培养,争做有品位老师。
(二)加强学习修炼,提升了教师的内涵发展。
学习行为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让每一位教师,都有积极的学习意识。注重学习修炼,实现自身发展。因为,学习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学习可以使人更加纯粹,更加宁静致远。我们首先把学习贯彻十八大文件精神作为教师学习的重点。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结合教师的个人需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了十八大文件学习活动;二是围绕“新课标”学习,围绕课题“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示例研究”开展学习,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素养的提升。一年来,我校各教研组围绕新课标理念要求,扎实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在课堂中基本活动体验,教师课堂语言,中小衔接等方面开展了主题研究。三是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开展了电子白板应用技术开发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做到一线教师人人过关。四是重点关注三年以内教龄青年教师的学习成长,制定科学的学习内容,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素养;五是关注新教师岗前培训,着重指导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以及班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岗位技能培训,使我校新教师快速了适应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良好的效果。青年教师成长很快,王理老师在全国计算机教学比武中获得了特等奖;袁红霞老师获得了杭州市“教改之星”金奖,俞兰老师杭州市获得了“教改之星”银奖;李一帆、张雯盈、张敏等获得了杭州市 “教改之星”铜奖。我校教师参与区级以上各级各类评比活动获得荣誉共计100多人次,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总之,我校围绕青年教师培养、班主任能力提升、骨干教师示范、行政管理人员修炼等方面的学习进行系统规划,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实现队伍建设的新发展。
三、秉承“先做人后做事”育人观,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我校德育始终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及管理育人”等德育的关键环节”,突出“课程育人”主渠道功能;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诸多现实层面因素,坚持“低重心”原则,以两个习惯培养为抓手,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心、孝心、诚信,正义责任担当,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我们坚持“两个习惯”养成作为德育的基础工作,并设计一系列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的实践活动。如依托“学雷锋纪念日”、“三八节”、“植树节”等传统节日,开展 “感恩”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围绕“公共空间意识”在全校进行了普及和宣传,使学生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中养成公德意识和公德习惯。针对七、八年级分别开展了“迈好中学第一步” “迈好青春第一步” 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献爱心,开展好心理健康班会课等一系列活动,使初中同学树立健康人生。为培养成为“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回报社会”社会有用之人打下坚实基础。
(一)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功能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生道德认知与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的德育工作主阵地在课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使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发挥思品与政治、历史与社会,社团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班团队活动课以及心理健康辅导课等课堂的教育功能,使课堂育人功能最大化。
(二)整体设计,有效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一年来,通过整体设计,有效开设了“走出校门走进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挖掘课程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爱生命”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获取信息意识与实践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德育功能。活动中,我们结合中小学学生年段特点,科学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不断挖掘学习资源,结合学科课程要求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后进行研究并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通过,展示、汇报,提升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养。“走出校门,走向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必将使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在活动中得到质的飞跃。一年来,组织了学生参加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国防教育活动、学工学农,走进浙大等活动,每一项活动组织者有计划、有目标、有监控、有总结的实施;围绕“爱心孝心诚信、正义责任担当、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主题,开展了不同层次德育内容活动,实现德育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
(三)重视健康教育,提升师生健康指数。
我校一直重视“心理健康室”功能发挥,定时安排教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重视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把关注学生健康心灵落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四、围绕“轻负高质”,开展教学研究
(一)立足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素养。
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体现就是课堂教学的“轻负高质”成效,就是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学校各教研组一年来重点围绕新课标理念要求,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着重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优化、方式转变以及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开展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思考,学会交流、合作与体验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范教学常规,严谨教学管理。
一年来,我校强化教学常规的管理。把“三段备课”与“三次备课”落到实处。同时,关注课堂教学的落实,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效个案。以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的能力。注重教学环节的落实,夯实课堂基础。
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特别是关注学生完成学科作业行为。教管处对教师作业批改做到过程管理,检查落实到位。
做好校本作业设计与完善工作。建立了我校自己的学科作业资料库。对于校本作业编印,在及时做好初中数学校本作业二轮修正基础上,完成初中其它学科以及六年级数学作业的编印工作,使学科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关注听课评课过程。注重听课与评课的有效性研究。每一位老师都要有主动的听课评课意识,教管处要对教师听课与评课工作开展实时评议,并且纳入教师考核要求。
(三)重视教育科研,抓好课题研究
学校教师已拥有“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的研究意识。教育科研围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扎实开展, 为教师队伍发展服务。
我校紧紧围绕新课标学习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围绕《义务教育新课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研究》开展研究。每个教研组都充分研究,撰写了各学科的“教学示例”。学校科研室能有效指导教师开展有效学习研究,监督落实已经立项的各项课题研究,针对区级以上立项课题及学校“小课题立项”课题科学指导与论证,一年来,我校在参与区级以上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中共有一百多人次获奖及发表。在今年我校也被评为杭州市科研先进学校。
五、强化课程建设,深化办学特色
(一)大力提倡教师的“一专多能”。继续按照“1+1”或“2+1”的教师能力结构调整要求,让更多的教师适应社团课程活动要求。现我校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增强,能重视自己能力结构的完善,自觉参与到社团活动指导行列中来。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评价内容的改变,促进了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的不断调整。
(二)根据《社团课程评价办法》的具体要求,关注社团课程活动成效。重点考核学生对社团活动的需求与表现,围绕学生需求,学校各社团举办了多种兴趣活动,办好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以及文学周、英语周、数学周、科学周等学科活动,使各个社团的成果有展示的平台。促进了学校社团健康蓬勃的发展。
(三)“走出校门走向第二课堂”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品牌。我们围绕“人文性、思想性、探究性、科学性及实践性”展开,通过这一课程,达到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爱生命”的道德情感;提升了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获取信息意识与实践创新意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总结已有经验,不断完善课程管理要求,将学生活动表现作为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效度。统筹多个学科领域,编印不同年级的系列课程纲要,使这一课程面向所有校区所有年级。
六、规范后勤工作,增强服务意识
(一)针对多校区管理的要求,创新后勤管理服务方式。按照“统筹协调,校区管理”的要求,实施多校区后勤服务。多校区办学,学习后勤管理新知识,思考后勤管理新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与职业素养,立足岗位,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二)要严肃财经制度。坚决执行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依法管理学校财务财产,统筹规划各项经费的合理使用。在物品采购、工程招标、经费使用、食堂管理等方面,保证做到清廉清白,干净做事。
(三)关注重点工作。适应财会统一结算的管理要求;完成了已经审批同意的各项设施设备添置与维修等校园基本建设任务,完成了各校区饮用水净化工程,紫金港图书实验添置,申花路运动场主席台改建工程以及高中部设施改建工程;关注食堂建设,在食品卫生、食源采购、膳食质量方面严格把关,办师生满意食堂;全面完成了固定资产登记与清理工作。
七、其它工作
(一)关注特殊年级的管理
1、开展新一轮中小衔接实验研究
以教管处为主,各学科参与 “深化中小衔接研究”,研究并实施中小衔接课堂教学实验。科学制定了实验纲要与细则,编印了实验教材,对教师实施衔接课堂教学给与指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各教研组能有效利用教学时空,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的“延伸”与“铺垫”,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有效衔接。
加强了对学生的爱校情感培育,激励六年级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努力学习,不断发展。确保六年级学生全部平稳升入七年级就读,保证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实验价值。
对申花路校区九年一贯办学的机制与方式进行研究。综合各种办学要素,研究申花路六年级升学方式与管理,尽力做到六年级有效衔接与平稳过度。
2、要突出九年级教育教学专门管理。
加强九年级的年级管理力度,强化“毕业班老师”“奉献精神与合作意识”,做到“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的全身心投入到毕业班工作之中;认真研究中考,按照中考的要求,激活每个教学要素,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信息、考试策略等方面一一加以落实;继续坚持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在狠抓优秀率的同时,确保后30%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班级管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六个素质”评价要求,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好特长生推荐与保送生推荐工作,要力争让更多的孩子考前提前录取各类高中学习。
3、今年的高三年级,是我校近几年高中文化课录取成绩最好的一届,高中教师认真研究高考,按照高考的要求落实各项教学工作,依据本届学生的学习实际优化教学策略,科学安排高三年级的各项教学工作,注重考试信息,注重分层分类,注重资源利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二)加强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全面落实综治工作的各项要求。重视校园安全,规范门卫制度等学校一系列安全制度。重视体育课的活动安全,规范课间活动秩序,重视食堂卫生安全与学生活动安全,防止流行疾病发生,杜绝了重大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招生前各项调研工作,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全面完成了今年各年段招生工作任务。
(四)支持工青妇工作,丰富业余生活。重视校务公开,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开好教代会,支持工会履行职责。关心离退休老同志思想与生活,定期召开了退休老师会,通报学校办学状况。
(五)规范档案管理,丰富校史室资料。按档案管理要求,完善校史室校史整理工作。对已有珍贵史料的保存与管理进行重点检查,不断丰富校史资料。
回顾一年来的学校工作,我校的教育教学还呈现许多亮点工作:如小学校本培训开展的有序;中小学的幼小衔接,课堂教学轻负高效;针对初中生青春期的年龄特点,主题班会开展的更有针对性了;紫金港初中开展了创新的文学周活动;申花路校区运动会、大课间、教师主题学习通过注重孩子的整体素养的教育设计;通过家长开放日的、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家校联系畅通又和谐;科学管理,实现九年一贯制的整体办学理念等。我们坚信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定能使学校有跨越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