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11年学校工作总结
引领●示范 ●协同 促进互助共同体学校健康发展
——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结对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
2008年5月起,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与开化县杨林镇初级中学、临安大峡谷中心学校、杭州市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建立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按照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城乡互助共同体工作的有关要求,我们确定了教师互派、名师结对、资源共享、学生互学的互助共同体工作思路。两年来,成员学校的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优质教育资源了辐射,开创了共同体成员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一、提高认识,明确互助共同体的工作任务
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杭州市委、杭州市政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强市的重要举措,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升教育品质,实现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教育目标的理想途径。我校荣幸地被列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核心学校”,这是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我校几年来办学成绩的充分肯定,我们有责任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出力,有义务为提高教育品质做贡献。
互助共同体是新形式下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探索。在学校行政会上陈竹根校长对全体行政人员明确了与三所学校结成互助共同体工作的要求。学校的领导要树立两种观念:一是树立结对学校的教育资源观。结对不是额外的工作,更不是工作负担,而是促进学校再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我们要在互助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二是树立与结对学校共同发展观。共同发展、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题,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在规范管理、教师培养、教学科研、课程改革等方面发挥辐射作用,与结对学校共同分享优质教育成果,共同促进学校发展。
二、建立组织制度,保障共同体成员学校有效交流
(一)建立互助共同体组织制度。为了保证成员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促进,成立了“互助共同体领导小组”。 制定了“互助共同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各学科教师结对名单和教学资源平台的开放互动制度。成员学校主要领导和教学名师共同制定活动计划。与成员学校行政人员每学期在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就行政管理、教师发展、学校课程、德育养成等方面开展学习和交流。核心学校的校长带领骨干教师和学生到成员学校进行讲座、教学和交流。
(二)建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愿景。互助共同体学校都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九年一贯制办学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学校的发展定位。依据和而不同的合作理念,我们建立共同的“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核心价值观——给每个孩子打好发展的基础,让每个孩子获得充分发展。我们从这一理念出发确立学校发展的品牌。核心学校提出了“为了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发展愿景:学校在未来的五年里,将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九年一贯制示范、高中特色鲜明”的教育集团。探索出科学高效的九年一贯制教育集团管理模式,形成团结和谐、自主协作、多元发展、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支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特色鲜明、科研能力显现的教师队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入省市前列,学校进入省实验学校、省级文明学校和省绿色学校的行列。
与之结对的三所学校都是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本着“开创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学校发展愿景进行合理规划。
三、高效管理,实现跨地域学校互助合作
互助共同体学校在不同地区,没有行政的管理约束,为了实现成员学校的交流合作,在管理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创造条件落实共同体活动的保障措施
学校在互助交流活动中,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活动经费,提供上课交流活动的车辆、场地。积极为农村学校改善教学办公条件。得知成员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安排资金为开化县杨林镇初级中学各购置一万多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互助学校教师的教学交流和教学成果的展示创造了条件。为来校挂职学习的教师安排办公地点和食宿,解决教师在杭州学习生活的困难。在于西湖第一实验学校结对的过程中,我校由蒋建忠书记带队,全面接管该校,并相应的派出了仇兰英副校长等五人团队,提供了师资保障。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全面诊断该校的教育教学,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009年5月,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的三名老师经过一周的日夜奋战于份为开化县杨林镇初级中学研制了校园网络消息平台,为农村学校节省了三万余元。核心学校的信息平台、管理平台、教研平台、教师博客均向成员学校开放。三个成员学校与核心学校之间都实现了网上信息交流,教研资源共享。成员学校教师的教学问题,能有效得到解答。网络畅通,快捷有效。提升了合作共同体学校教师的
(三)尝试建立共同体发展的评价机制
在共同体学校的发展评价开展了教师结对评价的尝试。核心学校的10位老师与成员学校教师签订了《城乡互助共同体教师结对协议书》,对备课、上课、听课、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评价。促进教师有效指导,互助学习,共同提高。对互助结对成绩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老师在杨林中学执教,所带农村班级成绩明显提升,给该校教师多次进行讲座辅导,受到好评。
四、扎实开展互助活动,促进成员学校的协同发展
(一)学生互学,携手共进
建立城乡学习活动制度。开展“城乡伙伴手拉手”帮助困难家庭学生活动。通过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人的结对形式,要求参与结对同学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赠送一本图书或一件衣物等形式开展交流。学生结对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城里的孩子从农村孩子身上学到了坚强、节俭、自立、朴实的品质,农村的孩子从城里孩子身上学到了活泼和多才多艺。
(二)教师互派,共同成长
共同体成员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教师互派和干部交流学习活动。先后接待成员学校农村教师30余人人到校学习半年以上。陈竹根校长带领骨干教师进行深入到农村学校讲座和课堂教学示范引领,特级教师关祥荣和唐跃华带领工作室成员多次深入到农村开展教学指导,研究教师和学生发展。三所学校领导分别带领教师到学校学习九年一贯制办学管理、教师发展、德育养成教育等经验。在教学专业发展方面开展成员学校之间教师结对互助。20名骨干教师与农村教师,签署了《城乡互助共同体结对协议书》。
2011年6月23—24日,我校派出了特级教师唐跃华以及钱宇贤、沈天玲、黄静和王海等五位骨老师组成了九年级支教组,以信息中心王理主任、科技辅导员老师组成的科技辅导支教组,在关祥荣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衢州开化杨林镇中心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老师率领九年级支教组团队与杨林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团队传授了毕业年级管理和教学指导的经验,分别从年级管理和学科具体的教学策略、作业的分层设计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
科技辅导员老师为杨林镇学生上了一堂橡筋动力飞机模型制作课,带领杨林镇校学生们从一堆散落的零件,一步一步制作成一架能飞行的橡筋动力飞机。纯朴、憨厚的杨林镇校的学生们第一次领略了科技模型的魅力。
应杨林镇汪校长的要求,关校长为杨林镇年轻老师做科研指导讲座。关校长从“问题是资源”的独特视角,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给老师们诠释了立足课堂、发现身边问题、变问题为资源的科研观点。在座的老师们深深被关校长的观点折服,脸上频频显露出激动、豁然开朗的神情。通过教学示范、备课指导、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使结盟学校的教师教学理念有了实质的收获。
(三)学校结盟,共同发展
互助共同体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观摩、同课异构和有效教学专题研讨取得明显成效。各成员学校深入探索九年一贯的办学的管理模式,共同开展“九年一贯制办学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对“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线块结合”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获杭州市三等奖。各校开展以人本管理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核心学校的“红色历史文化”“人本管理文化”农村学校的“书香校园,立人教育”文化都得到了很充分的提炼。获浙江省课外阅读集体奖。陈竹根校长成员学校做了“九年一贯制资源整合探索”“校本培训的实施与管理”讲座,关祥荣副校长做“教师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讲座。今年我校在研究2001学年工作思路中,特别邀请了西湖第一实验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使我校得办学理念,办学思路进一步辐射,促进结盟学校共同发展。
五、互助共同体结出丰硕成果
三年的互助共同体成果集中体现在三个发展上:
(一)学生有发展
五年来通过城乡互助结对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发展带动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业成绩稳步提升。核心学校连续三年的中考成绩和杭州市后30%学生测试均在杭州市前列。成员学校的中考成绩和完成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在逐年提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科技、体育艺术、书法绘画等比赛中有400多人次获奖。学生科技制作走进中央电视台,承办全国会议3次,组织全省科技比赛一次。展示学生良好的素养。杨林中学获省示范初中,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奖。核心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二)教师有发展
三年来共同体成员学校教师获得了教好的发展。核心学校的名师从67人增加到90人。农村学校名师由13人增加到24人。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小学中学高级职称。科研成果由36项增加到59项.公开课从65节增加到94节. 农村成员学校立项课题由11项增加到21项。尤其是在教师互派交流过程中,结盟学校教师能取长补短,提升了教学素养。城里教师常常被农村教师的朴实、踏实、热情感动;农村教师在城里学校获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育方法,在学习意识、总结意识和交流意识有明显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明显提高。
(三)学校有发展
在结对过程中,共同体成员学校获得了快速发展。核心学校获得十多项荣誉: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机器人教学基地,全国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杭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杭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先进学校,杭州市交通安全教育先进学校,杭州市科技特色学校,杭州市科研先进学校。核心学校名校的地位得到巩固。农村学校在办学设施,环境改造,教育教学质量,家长的满意度提升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今年开化县杨林镇初中获的了“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县“科技创新”学校优秀组织奖、县平安校园、县阳光体育先进学校等荣誉。杭州市西湖第一实验通过了西湖区发展性督导。结盟学校得到了发展的成果。
今后互助共同体工作我们将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在管理创新,文化建设、教师发展和学生交流等方面深入探索,为提升成员学校品味,为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