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22年工作计划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22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要求,持续执行学校《2021——2025年发展规划》。将“笃志 、博学 、多思、豁达”的校训根植于学校文化,使“诚信担当、求实求新”的校风进一步发展和积淀;回归教育本源,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有教育有教养,有知识有能力,有个性有灵性”的保实学子。
二、重点工作
(一)落实“双减”政策,抓实常规管理,课堂提质增效。创新优化课后服务工作,充分开展校内外资源挖潜,重构以能力为经线,以项目为纬线层递进阶的拓展性课程体系,探索九年一贯的学生素养提升新路径。
(二)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程整合理念,培育教师整合能力,优化课程实施路径选择。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关注大概念、大单元、设计思维、工程思维、计算思维等创新理论,持续开展深度学习,形成区域辐射新范式。
(四)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质。完成宝石二路低段学部建设。主推科技、文学、劳动、体育、艺术图书阅读微环境优化,同步建设洁美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开展九年一贯阅读课程,实现红色保实人文浸润;通过组织每月科学讲堂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提炼出智慧时代培育具有科学修养,文化素养,具备强健体魄和艺术审美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有效举措。
(五)提升全员数据意识,开展学教方式创新,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以杭州市数字教育标杆学校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学生体能锻炼、劳动实践、作业改进以及成长记录等方面进行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可视化应用,绘制个人数字画像和团队数字群像,发挥数据的诊断作用。
(六)优化四层级教师结构,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实现教学专业能力提档增质。在行政管理进一步扁平的前提下,以龙头课题为引领,团队创新实践中心理论学习新模式,以课程学习例会的形式,探索教科研训发展的整合路径,顶层设计,根部支撑,形成教研联动的一体两翼,促进优秀成果的培育和转化。
三、具体措施
(一)课堂提质增效:落实“双减”,重常态
1.学教改革——自主探究促学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凸显“真实情境、问题导向、深度学习”的特点,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加强集体备课,追求精讲精练;优化课程及资源,实现以能力为经线,以项目为纬线,螺旋层递的生态课程3.0进阶。
2.作业设计——差异适性赋能
深入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加强作业及命题设计,借助智学网大数据,实现精准反馈,高效促学。通过作业“五有”: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有激励、有选择,开展学业指导,激发学习内驱,实现“名校强科”。
(二)教师能力进阶:更新“理念”,优路径
1. 聚焦课堂教学,实现学教变革
聚焦学科教师“关键能力”,关注大概念、大单元、设计思维、工程思维、计算思维等创新理论,持续开展深度学习,借助自研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和课堂观察量表,加强学教问题诊断与改进;通过“抱团备课,分工协作→抽签试课,团队观摩→观课分析,团队辩课”的教研模式,带动学教变革。
2.发挥平台作用,促进教师发展
优化青年学堂培训机制,通过“希望杯”抱团赛课、问题研究、跟踪听课分层分主题带动青年教师。借助“保实名师”“名师项目化工作室”“学科名师工作室”“K9联盟”,以“主题论坛”“工作室联动”等方式开展交流,结合增值性评价,助推各层级教师发展。
(三)管理模式更新:强调“效能”,促活化
1.探索学部制管理——大步走
加强学校行政和德育队伍的培训、交流,提高干部和班主任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开展学部制管理探索。发挥发挥九年一贯集团化办学优势,四校有序推进学、教、评一致的联合教研,提升管理效能。
2.落实紧密型联盟——回头看
保实-西溪开展管理、教学一体化输出运作,盘活家庭和各类社会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培育“高均值,低方差”的管理和教学团队。与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开展紧密型共同体备课资源共享,教研互动交流回头看,助力西湖教育全域优质。
(四)育人环境优化:围绕“素养”,树品牌
1.结合校舍改造,建设新人文校园
完成宝石二路低段学部建设。以科技、文学、劳动、体育、艺术阅读微环境优化,变“学科逻辑”为“主题学习逻辑”,架构九年一贯课外阅读课程,促成校园环境外在美与学校品质内在美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和能力建构的最优化。
2.牵手红色浸润,推广真素养育人
定期开展“美丽教室”“科学讲堂”等特色活动,基于学校育人目标和体系,从“红色”文化着手,以“五好”方向着力,科技、艺术、体育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共同增值的“发展生态”,为素养育人奠基。
(五)信息素养增强:适应“变革”,凝意识
1.提升&拓展信息水平,标杆校创建是契机
以杭州市数字教育标杆学校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意识和水平,打造现代化校园的智慧教师。
2.建立&完善诊断机制,大数据精准为载体
科学确立全学科的分项测评项目和评价标准,形成“学科(项目)评价资源库”,利用大数据精准可视化,开展数字画像,发挥诊断作用,探索九年一贯学生素养提升新路径。
(六)成长内驱激活:优化“培育”,强支撑
1.优化四层管理,激活教师成长内驱
一是优化四层级教师结构,挖掘“研有深度、教有特色、育有办法”的教师典型,加强分享交流;二是实施“四层级教师”提升工程,聚焦重点课改项目研究,专项带动,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2.顶层设计引领,打造教研一体两翼
教科研训一体化,以全国课题、省重点课题为研究推进主体,创新教研模型。一翼明晰“项目化课改、学科名师、高校名师、四层级教师“工作室定位,发挥智库作用,服务教育教学;一翼办好各项学术及教学活动,展示保实办学成果,结合双减背景,优化精品课程培育,备战科技、艺术、体育各项比赛,浓厚学校文化氛围,发出素质教育保实声音。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