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团工会>党建园地>党建精品

【党员先锋行动】用“爱心”育善良奋进之生

作者:来源:日期:2017年09月20日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近百年前掷地有声的忠告。的确,为人师者应教会学生“性行淑均”,简而言之就是说,老师应培养学生培养纯良的性格,端正的品行。
现如今,老师顶着各方的压力,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情怀”之师似乎越来越少了,然而,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第三党支部就有这样一位情怀”之师:他年纪不大却被学生亲切的称为“老魏”;他用“爱心”筑起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他希望他所培养的每一个学生即使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也要成为善良的公民。
他,就是九(12班班主任魏炜峰老师。
魏炜峰: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第三党支部党员,申花路校区语文教师、班主任,他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做一个“有教育有教养、有知识有能力、有个性有灵性”的学生。他曾获西湖区师德示范教师、西湖区优秀共产党员、西湖区第五届“起航奖”;获杭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西湖区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小课题一等奖、原创命题评比一等奖等荣誉;所带班级曾获得“西湖区共青团先进班集体”等荣誉。
 
“老魏”写家书,捂暖学生心灵
我的勇士:
见信如唔。
落笔之前,我回顾了给你写的前面三封信,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选择、坚持和独立。当你站到九年级,面对明年中考的压力,我想给你的关键词是——相信。我确信,只有相信自己并为之而努力的学生才能赢得最终的成功……
9月12日晚,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刷爆了保俶塔实验学校老师们的朋友圈,大家纷纷点赞,这封“家书”就出自“老魏”之手。
其实“给孩子的一份信”是魏老师近三年来一直在坚持的一件事情。信中,他自称“老魏”,或从家人,或从朋友的角度出发,给孩子们写一封“家书”,与班级42位同学谈心交流。这些“家书”,或希望孩子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重新认识自己,“选择”以一种阳光积极的姿态面对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或提醒孩子尽快调整状态以适应学习节奏的变化,咬牙“坚持”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或鼓励孩子尽快从父母那里断奶,明确目标,学会担当,“独立”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情感与生活。
每一封“家书”都是“老魏”提前精心准备,并根据孩子在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精神食粮”。“写第一封信,其实也没有多想,纯粹是想着和孩子们换一种交流的方式”,魏老师说,“然而,当第一份信发出之后,我微信收到了家长的感谢信,那位家长告诉我,她和孩子大声地朗读我写的信,孩子和她都落泪了!那时,我开始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现在,收到魏老师的“家书”已成了每个学期学生和家长最期待的一件事。当大家都在猜想魏老师会不会因为初三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写时,9月12日班会课,魏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第四封信,并给孩子们饱含感情地朗读了一遍,很多学生看完,当场就落泪了,放学回家更是迫不及待地给爸爸妈妈看,“老魏”的一封封“家书”被家长们称之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魏”金点子,引导健康成长
除了给孩子们写信,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老魏”也用他的“爱心”给孩子们铺设可以展现自己的小舞台。
“亲爱的老师、家长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每日播报,我是xxx。今天的主要内容有:一、英语黄老师做数学题引全班哄笑;二、数学模拟卷下发,是皆大欢喜还是令人深思……”这是魏老师班级某天极具CCTV即视感的“每日播报”。
“每日播报”是“老魏”想出的让家长可以时时了解孩子在校动态的金点子。形式很简单:全班轮流,每天由一个孩子在家长群里用语音向家长们播报今天班级里发生的事情,内容涉及上课趣事、课间活动、表扬批评等等。丰富的内容配上孩子们创意百出的播报方式,12班的家长们每天雷打不动地准时收听,“孩子们真是太有才华了!”
虽然每日播报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但是孩子们却要花很多的心思准备:留心当天的班级事件,精心挑选大家感兴趣的内容,用心编辑播报稿,声情并茂播报班级新闻。渐渐地,表达能力不强的孩子播报得越来越好了,内向腼腆的孩子敢于展现自我了,孩子们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了。除了“每日播报”,魏老师还尝试过“每日读报”等等小活动,既表达孩子的口语表达,也在无形之中拉进与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老魏”在平常的管理中,注重对孩子们“感恩”教育希望他们都是善良的人:他教导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并要求在生日当天说一句“我爱你”;他教导孩子给来学校为送学习用具的家长洗一次脚以示感谢;他教导……
也正是一点一滴的熏陶,“老魏”班级的孩子都是有担当,讲正义,懂感恩的好学生。他班里有会用粉笔画出一整黑板“魏老师,感恩节快乐”板报制造惊喜的同学,更有曾在暑假救助溺水儿童被《都市快报》报道“小英雄”。
“老魏”助弱生,不放弃任何一个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得都会有所谓的“学弱生”,魏老师的班级也不例外。对于弱生,“老魏”秉持的理念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当收到一个成绩偏后学生的QQ消息,提出质疑时,魏老师一直与孩子交流到半夜,鼓励他查资料,做研究,并激励孩子将他的想法整理出来,在第二天的明天语文课上给同学们讲解。虽然这些孩子的发言会占用课堂时间,但他从不吝啬这些可以给孩子创造舞台的时间。因为他希望在同学们惊异的眼光和持久不断的掌声中,让学弱生慢慢重拾信心。
当学弱生在班级中有任何一点好的表现时(甚至是搞卫生),“老魏”从不吝啬在家长群里的表扬;当学弱生在学校表现中有任何一个细微的进步时(甚至是作业交齐了),“老魏”从不吝啬给他们的夸赞以及一点小礼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教育。”实现孩子的自我教育也是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如风浸入心田,像水润化心灵。魏老师对学弱生的教育并没有什么值得啧啧称赞的大事件,无非也就是课堂的择机表扬,课后的小礼物,请他帮我做点小事情,聊天谈心……这样事情太多太微不足道,而正是秉承着的“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一理念,魏老师抓住了学习生活中细微之处,从而帮助学弱生树立信心,再次起航!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泰戈尔曾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其实,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这样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它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这种不露痕迹的感动与激励,是激励成为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
魏炜峰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热爱与激情引领学生前行,用爱心与智慧引导学生成长。他亦师亦友,用平等和激励帮助孩子自信,用真情和真诚换学生的尊重,用辛勤付出收获孩子的点滴成长!

 

字号:[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