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实:万里筑最美相融 携手启同行乐章——记保俶塔实验学校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萨提小学爱心结对活动
阿克苏的冬日,是清冽寒冷的。早晨9点,外面依然是漆黑一片。我们驱车前往60公里之外位于阿克苏南面的喀拉塔勒镇。
天色渐明。两边的湖结着厚厚的冰,白色的水汽透过薄雪氤氲在湖面上。阳光一寸一寸跃上道旁的白杨树,透过笔直交错的枝干环绕大地。此刻的我们听着萨提小学胡德华校长述说着建校的经过,师生之间的温情故事,心里升腾着沉甸甸的感动与温暖。这也是我们第三次走进喀拉塔勒镇,开展我校与喀拉塔勒镇萨提小学爱心结对活动。
我校爱心结对学校——喀拉塔勒镇萨提小学情况介绍:
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萨提村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现共有学生283名,教学班级6个。学生全部来自于普通农民家庭,父母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地为主,经过统计,平均每家每年经济收入为一万元,另外家庭人口众多,基本不低于三个孩子。这里的家长普遍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国家通用语言使用困难,学校教学、德育工作开展因师资、物资缺乏,因而在进行教育教学,开展活动及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存在较多困难。
结对缘起——校长的万里之行
2020年10月,保俶塔实验学校周华松校长不远万里来到结对学校阿克苏市十五中送教的同时,听取了十五中的学校介绍,了解到从属于十五中教育集团子校的喀拉塔勒镇萨提小学师资缺乏,物资贫乏,贫困学生较多的现状,当即提出与萨提小学开展爱心结对,予以贫困生帮扶与爱心资助。回杭后,周校长始终不忘万里之外的老师与孩子们,校党委几次连线萨提小学的胡德华校长,深入了解萨提小学的发展现状与需求,用实际的帮扶行动为边疆的孩子们带去温暖与希望。
结对行动——校党委的爱心之举
在秋去冬来的日子里,我校援疆党员教师黄颖一共3次赴萨提小学了解情况,听课评课,并开展爱心资助活动。
听取汇报,走入课堂指导真:第一次来到萨提小学,与十五中副校长沈敏芳、方燕青,西湖区援疆教师张卫一起仔细聆听了胡德华校长的学校情况介绍,学校的建成与发展,一批批年轻的深入边疆农村任教老师的艰辛生活,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师生故事,都化为这可观可感的一张张鲜活真实的笑脸在我们的眼前时,带给我们的是内心的震撼更为强烈。而后,我们分别聆听了语数课堂,参与学校的听课评课,诚挚的课堂让我们去触摸当地教育的脉络,带着我们的理解与感知去融入解读,为老师与孩子们开启一扇闪耀梦想的心窗。
集体生日,走访学生情谊真:时隔半月,我们再一次走进校园,此时,已是深秋时节,我们一行参加了孩子们的集体生日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点蜡烛许愿,切蛋糕分享,笑容洋溢,情谊流淌,甜蜜的不仅是美味的蛋糕,更是老朋友再次相见的欣喜,很多时候,幸福并非遥不可及,是我们用心感受当下的温暖与感动。接着,我们开展了对学校助学学生的家访活动,分别走访了一年级热西旦·如孜、祖力米热·吐尔洪、莫尼萨·莫尼牙孜、阿迪拉·艾麦尔四户受助家庭,与孩子们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问询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当我们把学习用品连同校党委的真诚关爱轻轻地放在孩子们的手中,孩子们眼神中闪烁的欢喜让我们觉得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多么美好。
爱心捐赠,温暖相助真帮扶:临近期末,带着学校的爱心嘱托,我们再一次来到萨提小学,再次走进受助学生的家里,了解这段时间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有孩子拿出新买的故事书一字一句的读给我们听,有孩子打开作业本一笔一划的认真书写,小小的书桌上藏着孩子们大大的梦想。校党委决定资助这四个孩子每人每年各3000元,直至小学结束,助力孩子们去追逐梦想,用更为丰满羽翼扬帆起航人生之路。当援助教师把助学基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这不仅仅是相隔万里的真情守护,更是饱含真情的希望之光。
“谢谢老师!”孩子的小手里拿着一颗糖果,甜甜地对老师们说。
“谢谢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我们一定会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们动容地说。
结对延续——两地的携手之约
岁序流转,新的一年启程,来自西子湖畔保俶塔下的情谊依然会绵延至白水城南的那一方教学楼。我校将与萨提小学保持进一步交流,关注并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所需,从教学德育工作、物资补给中予以真诚帮助,我校援疆教师也将继续深入萨特小学送教,携手让这份远隔万里的守护更为绵长悠远。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校党委的爱心之举,犹如小小的微光,点亮人间善意的灯火,汇聚成温暖可亲的光亮,当春回大地时,给人以满满的希望。